标签:
杂谈 |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医学奖和化学奖的得主都是男的,至少65岁,多数都在72岁以上。
但是在二十世纪的前50年,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年龄才56岁。现在的物理奖得主一般是将近70岁的老头儿,但当年得奖者的平均年龄才47岁。
事实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到今天,在所有传统自然科学领域中都有一个显著的趋势——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越来越大。
诺贝尔博物馆的高级主管古斯塔夫·卡尔斯特兰德(Gustav K·llstrand)告诉我们,一百年前,全世界只有大约一千名物理学家,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膨胀到一百万。
即使在今天,科学家也往往在年轻时就取得重大发现。但是,成就突出的科学家成千上万,而且诺贝尔奖委员会对科学成果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获奖可能要等很多年。
不过,这个说法的说服力也有限。比起一百年前,现在世界上的文学家、经济学家和和平斗士的人数也大大增加,但文学奖、经济学奖和和平奖得主的年龄变化趋势和科学奖得主很不一样。文学奖和经济学奖得主的年龄都没有很明显地上升,和平奖得主的年龄甚至有所下降。
还有,为什么物理学奖得主比医学奖得主的年龄“变老”得更快呢?
这可能和二十世纪早期量子力学兴起引发的科学革命有关。
卡尔斯特兰德先生说:“在二十世纪早期,物理学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许多年轻的物理学家在短时间内做出了许多重大发现。”
而且,诺贝尔奖委员会当时就认识到这些成果的价值。他说:“委员会对此很关注。他们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因此很快就对相关成果作出表彰。”
维尔纳·海森堡和保罗·狄拉克在1930年代因在量子力学方面的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都只有31岁。
当时,由于量子力学兴起,科学界掌握了一套全新的研究工具,因此能很快取得科学发现。曾有一个科学家这样描述那个时代:“即使是平庸的物理学家也能获得重大的物理发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