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专家们提出警告,机器代替人类劳动或将使人类成为多余。他们担心我们发现了这一强大力量却还不明白如何正确运用。有人担忧人工智能进步可消灭数以百万计就业的人士,对人类造成“终结者”式的威胁。不过这些担忧其实是两百年前机械化和蒸汽机时代的老生常谈。
由于所谓的“深度学习”通用技术,人工智能经历大量虚幻的曙光后终于在过去几年取得非凡进步。给定足够数据,根据人脑建模的大型神经网络便可接受训练做各种工作。斯蒂芬-霍金、伊隆-马斯克等人怀疑人工智能是否会失去控制,突然造成科幻小说中的那种人与机器的冲突。其他人担心人工智能会通过使从前只能由人完成的认知任务自动化而造成大范围失业。机器问题200年后卷土重来,这个问题需要得到解答。事实上每一次科技进步最终创造的就业超过所消灭的就业,因为一种琐碎工作的自动化增加了对那些机器仍然不能完成的相关工作的需求。比如,用自动取款机取代部分银行柜员使得新开分行成本降低,创造了更多的销售和客服新工作。
随着科技改变每一项专业工作所需的技能,工人必须随之调整。这意味着教育和培训应足够灵活,以便迅速、有效地教授新技能。终身学习和在职培训将得到更多强调,网络学习和视频游戏式仿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个性化电脑学习、确定员工技能差距和再培训机会,人工智能本身也能有所帮助。社交和性格技能也将更加重要,当就业岗位不长久、科技不断推陈出新和人们的工作年限延长,社交技能将是一项基础技能。另外,福利制度也须与时俱进,以实现就业的顺利过渡,并在工人学习新技能时对其提供支持。一个广受推崇的方案叫做“基础收入”,即无论个人境遇如何付给每一个人基本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