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诗歌的闲言碎语

(2013-05-19 13:44:32)
标签:

文化

分类: 情感驿站

与诗歌的闲言碎语

与诗歌的闲言碎语

    1、写诗最大的乐趣在于,在真实和虚幻中穿越,获得一份愉悦。哪怕诗歌是疼痛的,但完成之后,就轻松了许多。
    2、写诗歌,不是和别人比较什么高低,写出个人有所思、有所得,也是一种幸福。
    3、写诗的重要经验,就是外在事物,突然激活或唤醒了内心某根敏感的神经。写诗就是写诗,不要把诗歌当成一种资本和手段。
    4、有人写诗一辈子,但不见得能写出一首好诗。写诗要靠天分的。
    5、诗歌是我抵抗漫长时光的一种方式,也许以后不再写诗,但想想诗歌的魔力,还会经常唤醒迷失的诗意。
    6、我讨厌把诗歌上升到精神贵族的形而上的高度,诗歌就是诗歌,何必给它戴上华丽而沉重的冠冕。我以为,诗歌并无多少直接的功能作用,这和世人打牌、玩游戏、体育锻炼等等都是一个层次的,仅仅是个人爱好选择不同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7、愤怒出诗人,但我觉得不如保持一种平和心态,用幸福的眼光打亮世界。不要为写诗而写诗,强扭的瓜不甜。写不出来,放下笔头,没人怪你。
    8、诗歌写的好,这与人格无关,而且写诗歌也不能锻炼一个人的品格。
    9、诗歌的意象运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好的意象,那么诗歌就流于浅薄。
    10、其实在写诗的过程中,我并不考虑什么诗歌技巧,很多时候,技巧都是无意识地流动。这并不是我不注意技巧,而是缺乏对技巧的某种平衡。
    11、写完一首诗歌,我觉得一定要反复通读几遍,这样可以读出诗歌中容易打结的情绪,甚至不易察觉的语病。
    12、读了很多诗歌,容易产生审美上的疲劳,这时不如放弃阅读诗歌,去看看小说、散文等其他体裁,体验新的境界。
    13、诗人对外物的感知应丰富而多彩的,诗歌取象不应局限于常规思维里,诗人拿万事万物与自己的想象世界对照,然后反观于事物,从声、形、色、味、态等多个方面,打通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脉胳,使两方或多方的共同点、反向差别,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读者对她的感知,应该是新奇,但却不陌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诗人道出了他们想说而终未能表达的想象世界,并且是那样贴近自然与生活,生动鲜活,让人过目不忘。
    14、让诗歌慢下来,让生活平静下来。诗和绘画与雕塑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从作品欣赏的角度来讲,就创作而言,差别可就大了。
    15、诗歌不能抵达绝望,带给我们的应该是希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
    16、一首好的诗歌应该至少具备三种要素:和谐的内在气氛、出新的语境、在懂与不懂之间。如果诗行之间散乱,势必破坏整体氛围的营造;如果语言老套,势必容易造成诗歌落入俗套;如果一下子读懂,又感觉回味不够,如果一下子读不懂,诗歌的体验又很难进入。所以诗歌需要读者反复揣摩,一旦获得认同,这首诗歌无疑值得肯定。
    17、作为人,我不能停止在这个世界的奔跑,但深入诗歌,我想找到自己灵魂的休憩地,哪怕风雨正在聚集,我可以触摸到一种暖暖的温度。
    18、我把内心的石头挖出来,听到它们在时空中落下的回声。诗歌贵在想象,关键是想象触发想象。
    19、诗歌取象,就是写作诗歌中,拟物状景,抽取形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取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相似性;二是运用语言技巧,形象表达两者的相似关系。诗歌取象的水平,取决于作者的想像力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诗歌作品的优劣。
    20、诗歌风格应该是多样化的,诗歌评论是自由的,但应该是严肃的。现在网络诗歌论坛上普通存在诗多评少、诗强评弱的现象。一方面反映诗歌评论的缺位,主要表现在评论单一化、概念化、人情化;另一方面反映诗歌写作者自己的理论素养需要加强,发贴、回帖应该是网络上普遍而直接的交流方式,发帖反映作者诗歌水平,而回帖,尤其是回别人的帖,是诗人理论水平的最客观的表现,而现在网络上,这点做的很不好。
    21、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敬畏诗歌,感恩诗歌。让我在诗歌中,怀着热烈的爱与诗歌共舞。
    22、最后来一句和诗歌无关的碎语:痛苦提升人的灵魂,痛苦又折磨人的肉体。因此智者只善待痛苦,不拥有痛苦。他们把痛苦视做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季节,在它到来时播撒成功种子。在它离去时,报以幸福的微笑。

 

与诗歌的闲言碎语

 

    MV描述:(Schiller)是德国当代非常著名的电子乐团,被誉为“超未来心灵音乐-电子禅”,兼备了优美的旋律和清新的动感,能舒缓聆听者紧锁的心灵。他们的音乐激昂而不流俗,动听而不缺乏激情,是当今世界不可多得的优秀的电子乐团之一。这音乐的听觉感受是别具一格的,相信能让你知道德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前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