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生活家庭女性美图感悟健康海外美国日本随笔亲子文化休闲 |
分类: 浇灌蓓卡 |
小魔女满一岁半了。
把小魔女这名字按在蓓卡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不晓得到了 Terrible 2 的时候我应该叫她什么,想想就恐怖。
一岁半小魔女的全职保姆每天的生活是什么样?
—— 无时无刻都在和小魔女“战斗”着的——(非常实在)
早晨
睁开眼睛的小魔女知道妈妈要给自己换尿片,看见妈妈进来就开始抱着小毯子满床跑,抓到小魔女的时间通常需要三分钟……
为了培养小魔女判断和决断力,小魔女每天穿的衣服都由她自己选。妈妈会把小魔女抱到衣橱前,小魔女从开始选衣服到抓起一只衣架定夺的时间通常为——十分钟以上……
穿好了衣服,小魔女要把楼上所有其他房间都审视一圈后再下楼。到了楼下,先要喝水。为了让处于厌奶期的蓓卡喝牛奶,我先只给她牛奶,小魔女蓓卡的本领越来越大了,装在水杯里用吸管吸的牛奶绝对不会碰,只有倒进透明玻璃杯里的牛奶才会得到她的点点“赏识”。喝几口,剩下的都装饰了她的衬衫和裤子。
于是,又回到起床后的第二道程序——再次选衣服……
早餐的开始是一片火腿。蓓卡只吃火腿芯,不喜欢外面的一层薄膜。这个小魔女会先不顾一切地把火腿往嘴里塞,吃到有写筋道的地方,感觉不太对劲儿,再吐到地毯上,然后重新塞一口……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这个妈妈真不懂事,给宝宝吃之前把外面的那层筋膜撕掉不就成啦。
小魔女的名字可不是白给的!妈妈若是把那层筋膜撕掉,搞得火腿片不像火腿片了,她就连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扔到地毯上!
吃饱了饭,轮到吃水果了。
蓓卡依旧喜欢苹果,依旧不吃苹果皮。可是,削了皮的苹果也不行,就得带着皮的苹果,让她自己把皮咬碎了再吐出来她才过瘾。当然,吐到哪里那只能听天由命了。幸运的话会吐到妈妈能看得见,打扫干净的地方,偶尔小魔女会把苹果皮吐到落地窗拉门缝儿里,或者某个隐蔽的书架,工具箱里,妈妈只能等到猴年马月的时候才能找得到!
吃饱了喝足了——折磨妈妈的战斗正式打响了。
家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玩具,可小魔女就喜欢摆弄大人的“玩具”。特别是照相机,摄象机,电话,电脑还有妈妈的高跟鞋……
蓓卡早就明白了照相机的道理。只要妈妈一拿照相机,她就开始 Pose。闪光灯一闪,立刻跑到妈妈跟前把照相机翻过来要看刚刚照的相片,嘿嘿嘿嘿一乐,然后再跑到某个角落继续 Pose …… 小魔女心情好的时候还一定要给妈妈照相不可,自己拿着照相机,且不说拿地反正,四个手指头把镜头挡得严严实实的就按快门……
小魔女还特别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摇头摆尾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目前最受小魔女衷爱的是这双来自意大利米兰的休闲鞋。
从前,小魔女一看到妈妈爸爸打电话就发愣。
今非昔比!
如今的蓓卡,只要看到妈妈打电话就认为对方是爸爸,然后一个使劲儿地对着话筒献 Kiss 。 Kiss 之后就抢话筒,蓓卡还不会说话(不会说咱们的话),电话里一听到爸爸的声音,她也哼哼呀呀的答复。蓓卡的“语言”节奏很强。
爸爸问蓓卡问题:“Have you been good for mama today?”,蓓卡会安静地等爸爸说完,然后回答“ygujbhfonhojspojoibgfbl:asptrksaj”。
爸爸再问:“What did you eat for lunch? Was it good? Daddy misses you……”蓓卡依旧安安静静地等爸爸说完,然后兴高采烈地告诉爸爸“wyiwhnjgkh、gtfhkihdhi gugfdiowphf”。
爸爸又说:“Daddy needs to go back to work now. daddy will be home soon, daddy loves you, bye bye…..”。
蓓卡就会一边摆手一边对着话筒再次大声 Kiss。
蓓卡爸爸经常对我说,蓓卡的 Kiss 非常神奇,能把他班上阴霾杂乱的一天变得晴空万里。
有时候我需要打电话给银行煤气公司邮局外卖……蓓卡一看见我开始说话,就会跑到话筒跟前送 Kiss,然后抢话筒要说话,不给就哭到根本听不到对方说什么为止!
于是,所有的不是打给蓓卡爸爸的电话,都需要等蓓卡睡觉了再播。不过,人家银行下午很多业务都关门了,我只好上午播,刚接通就得“警告”对方在通话中由于小魔女的存在有可能会发生的后果……
以上,仅仅是在家里的“内部”战斗,还不算什么。
下午,妈妈会带小魔女去买菜。
蓓卡一到了超市就像像野地里的小毛驴儿一样开始撒欢儿。
一进门,蓓卡立即挣扎着从推车上跳下来。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蔬菜水果摊前。先把所有能够得到的菜叶儿都拔下来,通通品尝一遍……
然后跑到水果摊前面,一只接一只,把所有的桃子李子葡萄香蕉猕猴桃橘子杏子都捏个遍!
刚开始的时候小魔女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附近的桃子捏坏了两只。日本的桃子好贵,一只就 250 日圆(17人民币?)看着被蓓卡捏得都破了皮儿出了水的水蜜桃,我很不好意思,索性都买了下来。
蓓卡这个小魔女!每次要是只盯着一只水果捏的话,我就买下来就算了。可她偏偏挨个儿捏,一捏就是一排。我这个当妈的想都买下来也买不起,索性脸皮变得越来越厚,我只能竭尽全力管住蓓卡的两只手,但我能力有限,常常得学会视而不见……相信总有一天超市门口会贴上一张画有蓓卡相片的“通缉令”——“此顽童禁止入内”!!!
小魔女的另外一个主要特征就是:Scream。(翻译成嚎叫比较合适)
在家的时候小魔女不出任何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出门,她才会原形败露!商店里,大街上,游乐场,公共卫生间……任何地方都能让蓓卡突然间兴奋起来,兴奋的表达方式就是 Scream。如果周围有其他小朋友,那 Scream 的级别就会有下子升到超级噪音分贝,不堵上耳朵绝对会有失聪的风险。
反过来,当小魔女安静的时候,当妈妈的是否能 Take a break ?
做梦!
小魔女安静的时候更可怕!
蓓卡不出声音的时候就是在涂鸦。涂在玩具上还算我幸运,墙上,家具上,地毯上,楼梯上,甚至电视上,蓓卡能够得到的任何角落她都不会放过。
好在墙上是防水壁纸,可以擦洗;家具,地毯,楼梯和电视,都可以处理。小魔女最喜欢的是往书籍上涂鸦。她自己的书?一本也不会受到侵犯,偏找爸爸妈妈的书来糟蹋。而且,专门找昂贵的妈妈的世界名画册来糟蹋。
我有一本在罗马买的画册,当时花了将近 300 欧元的银子,如今被蓓卡涂得面目全非。我瞪圆了眼睛对她吼了又吼的结果也是对牛弹琴,第二天她仍旧又找最漂亮的画册来涂。
不给她蜡笔?—— 医生和小魔女爸爸会说我防碍孩子的自我表现力。(咬牙切齿)
我每天最恐怖的时候就是看到蓓卡手里拿着蜡笔的时候——意味着——“敌人”的行动 100% 不可预测,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但是
再可怕一岁半的小魔女,也有很多很多很多让妈妈骄傲和自豪的进步!
带蓓卡出门,把她放进车后坐,她自己就会爬到她的安全椅里面,然后努力系上安全带。
因为从前的车不够宽敞,我们最近又买了一台新车。Ford 的 Escape。是台 Truck虽然不豪华,但是非常实用。车子高度提高了,驾驶位置更宽敞了,后备箱的空间也增大了很多。坐在车里的时候,蓓卡的视线也高了不少,所以,她喜欢她的新坐骑。每次出门都主动坐到小椅子里,主动系上安全带。
蓓卡的脚能踢到座位之后,我们就把她的安全椅从面向后面转到面向前面了。尽管我仍旧认为早了一些,但是医生说没有问题,蓓卡也非常喜欢和大人们同样的驾车感觉,在行驶的时候很少吵闹哭泣了,让我非常高兴。
蓓卡还学会了自己涂防晒霜。
每次出门前我们都给蓓卡用防晒霜。医生要求用 SPF 50 的。根据外出时间,大多数时间我们用 SPF 37,毕竟孩子爱出汗。
现在,一拎要包儿,蓓卡就会从包包里拿出宝宝防晒霜,自己往脸上,身上认认真真地涂。一边给自己涂,一边还往妈妈的脸上,身上涂。
在睡眠方面,蓓卡一直都让我骄傲。
现在的蓓卡,到了睡觉时间,会找来一堆希望妈妈给读的书,然后爬到妈妈怀里坐好,一本一本听妈妈讲故事。
读好了书,妈妈给蓓卡换上睡衣,把蓓卡放进床里,亲蓓卡 N 次,然后和蓓卡摆手说晚安和明天见。
蓓卡会继续送给妈妈无数的飞吻,然后听 Glow worm 唱唱歌,自己睡觉。
我会轻轻地关上蓓卡房间的门,然后去和蓓卡爸爸一起享受晚间的二人世界……
很多妈妈在纸条里问过我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要领。
其实,训练孩子睡觉的本质是给予孩子她的需要和完全的信任。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离她很近,就在隔壁,在她需要的时候随时都会出现在她面前。在培养蓓卡独立睡觉的很长时间里,我一直都和她玩隔墙交流的游戏。还经常特意在我的卧室和蓓卡爸爸大声说话让蓓卡知道爸爸妈妈就在她身边。这种方法非常起作用。孩子不会有“妈妈离开我了”,“我是一个人”的感觉。
周一,我们带蓓卡做了十八个月的健康检查。
蓓卡目前的体重是 11.5 公斤,在美国孩子里面已经不是超过 90% 的小胖子类型的了。我不希望蓓卡一直是小胖子,蓓卡毕竟是亚洲血统,比不得美国孩子那么胖。我们从来不给蓓卡吃 Fast Food。但是蓓卡不喝牛奶非常让我操心。尽管医生说蓓卡没有任何营养或者健康问题,我每天仍然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让蓓卡喝牛奶。
蓓卡在周三又完成了例行的免疫注射,DTaP(4)、Hep A 和 Hib-PRP-T(4) 一共三针。这是蓓卡在幼儿期的最后一次疫苗注射,下次将是在她满四周岁的时候,这个消息让我高兴了很久。
蓓卡真的长大了。
见了她的免疫医生,她的小嘴立刻抿了起来,眼睛也慢慢红了。我注视着蓓卡,摸着她的头发,慢慢地对她说:“Sweetheart,你长大了,不应该在这样的场合哭了,你是妈妈的骄傲,你忘了吗?”
蓓卡看着我,忍着不让含在眼睛里的眼泪掉下来。我不停地给她打气,告诉她她是好样的,是最坚强最出色的宝宝——蓓卡看着医生一针一针的装好药水,硬是一滴眼泪也没掉!
顽强的蓓卡,让我在免疫室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当然,当针打进去的时候,蓓卡还是哭了,哭得我的心更疼……
蓓卡努力了,我非常的满足!
周四,我们又被儿童心理专家叫去给蓓卡做了自闭症检测。
很奇怪的检测。先是需要添写十几页的表格,然后孩子要和父母,心理医生一起呆两个小时。两个小时里,医生一句话也不讲,只是观察蓓卡的需要、行动和与父母的交流情况。
蓓卡没有任何精神上的反常表现,这样的检测,很浪费时间和资源。
美国的心理医生非常昂贵,儿童心理医生更昂贵。很多保险公司是不会支付平均一个小时200 美圆的儿童心理医生的费用的。。
检查结束后,医生还对我说,如果对孩子的发育有疑问,可以随时预约,她还可以家访……
同样,我们又被指定带蓓卡看了儿童牙科医生。光是让蓓卡张嘴就用了一个多小时,蓓卡就张了几秒种的嘴,医生说:“恩,每颗牙齿都在应该在的位置上……”,两个小时就没了。
类似的,给政府海外驻寨人士和家属的“特殊”医疗服务非常的多。大部分是浪费。
同一个使馆区长驻儿童心理专家有三位。适龄儿童却不到二十名。孩子们个个都生龙活虎,专家们整天没有事情做,于是被借到日本各大医学院校讲学……
在 Obama 正津津乐道地谈论怎样让所有美国人都享受医疗保险的时候,锋芒不单应该指向中产以上的纳税人,首先应该多节约一些目前制度下的浪费才能控制好来自纳税人的不满情绪。
东京的夏天依旧炎热得能把人蒸发掉。蓓卡酷爱滑梯。我们只好给她买一个室内的。
实用率非常高,物有所值。蓓卡每天都上上下下玩很长时间。
这个星期,我们还收到了从 Texas 邮来的两大箱子玩具和书籍。是蓓卡的大娘和表叔一家给寄来的,里面有新,有旧。里面有一辆三轮车。轻便简单又结实。很可惜蓓卡目前的腿还蹬不到脚蹬。可以想象,过不多久这辆三轮车就会成为蓓卡的新宠。
打开箱子的时候我看到三轮车上还带有一些黄泥巴。
我开玩笑地对蓓卡爸爸说:“一定要珍藏起来,这宝贵的德州的泥土……”。
蓓卡爸爸说:“快洗掉吧,没准儿里面还藏着一两只 Fire ants !”( Fire ant 是德州有名的咬人很疼的蚂蚁)
蓓卡的表叔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女孩子,今年四岁,老二是男孩子,今年三岁。
两个孩子把自己曾经最爱的毛毛熊们洗得干干净净的;把曾经妈妈每天晚上都读给他们听的图画书都整理好;给曾经作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们的电动宠物们换上新的电池;和爱不释手的三轮车一起,包装得漂漂亮亮地,从老远的美国邮寄到日本让蓓卡分享。
里面还有两个孩子给蓓卡亲手制作的卡片和画的画。
看着两个孩子装进的,满箱子的爱,我一边一样一样给 Show 给蓓卡看,一边默默地热泪盈眶。
尽管蓓卡的大妈和表姨也给蓓卡邮来了一箱新的玩具,但是,那一箱旧玩具和图画书给我带来的感动让我彻夜难眠。
我的远在爱尔兰的表妹也怀孕了,年底他们也即将拥有一个幸运的小天使。我和蓓卡爸爸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激动万分,当晚就去给蓓卡未来的表妹采购了一堆礼物。一个星期前,我们也给他们寄去了一箱子的爱。
在邮局,对方告诉我,邮费会超过 100 美圆,我们连想都没想就发走了。
我可以想象当表妹收到那么多礼物时候的幸福和欣喜的小模样——
今天的我,望着蓓卡好奇地一只接一只地拿起从远方传递来的爱的礼物的时候挂在她脸上那灿烂幸福的笑……
我希望不久的将来,蓓卡也会亲手把她的爱传递出去。
所有的玩具,图画书籍都属于她自己。当她能够体会什么是关爱的时候,我要教她像她的表姐表哥一样,亲手把自己的“爱”包装起来,亲手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别人,和别人分享。
我一定要让蓓卡从小就经常有机会体会到给予后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人生的道路上,需要给蓓卡的很多很多……
让我从培育小小的却装满了爱的心灵开始……
附:
How daddy needs to wash di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