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宝宝独立睡眠的习惯

标签:
海外美国女性亲子育儿感想宝宝生活健康教育情感杂谈休闲感悟分享 |
分类: 自由言论 |
最近,同几位新妈妈交流了关于培养宝宝独立入睡,独自过夜的问题。
首先,我想声明,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度,我本人并不认为让孩子独立睡眠就是完全正确的选择。怎样安排宝宝睡眠,只要爸爸妈妈适应,宝宝健康,都是正确的,没有错误的说法。
但是,我也认为,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的重要。不仅可以让孩子从小习惯自立,减少妈妈的苦劳和烦恼,更会促进已经被新到来的宝宝“折腾”得很疲劳的夫妻之间感情的“修复”。
在培养宝宝独立睡眠方面,我亲自经历了一场硬仗 ……
目前的结果是蓓卡不需要任何人哄,自己就可以在她单独的房间入睡。醒了后看不见妈妈也不会立刻哭,经常是在她的床上玩一阵子,饿了再叫妈妈。
和几位新妈妈的好朋友聊了之后,感觉很多新妈妈真的好辛苦。应好朋友的建议,我愿意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所有的新妈妈分享一下。
自蓓卡出生以来,我们从来没和蓓卡在一张床上睡过。但是,最初的三个月里,蓓卡的小床在我们的卧室大床的旁边,蓓卡一睁开眼睛基本上都能看到妈妈。
三个月后,我们搬家了,同时也开始计划培养蓓卡单独睡觉的习惯。
我们和蓓卡的医生商量了一下。医生给了我们许多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下面,介绍完房间布置后我会详细谈谈医生的建议和实施情况。
首先,我们开始布置蓓卡的房间。
说起我们给蓓卡布置的房间,恐怕会让很多新妈妈感觉失望。因为,蓓卡的房间同许多杂志,电视上宣传的“超级可爱”的婴儿房间截然不同。我们的目的不是拍电影,目的是帮助蓓卡独立睡觉。我们把房间布置得非常的简单。
(抱歉,由于是蓓卡的房间,没经过她本人允许,我不能擅自公开她房间的所有秘密。只贴一些本话题涉及的物品。)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深兰色,是最能让人类感觉放松和减少警觉的色彩。我们没有给蓓卡买那些漂亮的白雪公主系列床上用品,我们只给她选择了一色的深兰床单,枕头罩和戎毯,任何花色图案都没有。
我们选择了略微带一些婴儿粉色调,99% 遮挡日光的窗帘。
为了可以随时在不打扰蓓卡的情况下关闭顶灯,我们选择了带有遥控器的顶灯。
台灯的选择非常重要,儿童成长心理学研究证明,每天晚上在始终有光线的卧室里睡眠的儿童对外界环境刺激反映比在黑暗中睡眠的儿童更有弹性,更不容易受到惊吓等刺激。蓓卡的医生告诉我们,无色的,日光型的 25 瓦的台灯最合适。
蓓卡房间的这盏灯,我们是 24 小时一直点着的,一是让蓓卡知道,那盏灯永远为她点着的,她的房间始终是有光线的,二是 25 瓦的电费我们也能承受……
合适的床上玩具也很重要。
蓓卡的床上放了一只 兰色的毛毛玩具,一只橙色的毛毛玩具,一只银铃,一只磨牙圈和一只安抚奶嘴。此外,我们给蓓卡准备了一只 Glow worm 。这只娃娃的胸前有个按纽,按一下娃娃的脸就泛起红光,响起催眠曲,一曲结束后红光会慢慢消失,再按一下会唱另一首曲子。
蓓卡非常喜欢她的 Blow worm,有时候她虽然困,但还要闹的时候,给她她的 Glow worm ,她马上就能安静下来。
在次,我要引入一个在美国非常普遍的概念 —— Sleeping Blanket 。
Sleeping Blanket 指的是孩子们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盖着的或者抱着的毯子。在美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只 Sleeping Blanket 。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子们拖着自己的 Sleeping Blanket 在院子里,房子里到处跑。Sleeping Blanket 其实和安抚奶嘴的效果差不多。与其说 Sleeping Blanket 是美国孩子们睡觉盖的毯子,不如说 Sleeping Blanket 是美国孩子们童年不可缺少的“搭档”。
非常神奇的是,给宝宝固定的 Sleeping Blanket 之后,当她累了,困了的时候,给她她专用的 Sleeping Blanket ,往往她会马上安静下来,渐渐进入睡眠状态,至少她会意识到她是安全的,幸福的……
我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相信,在蓓卡身上试用了之后才知道 Sleeping Blanket 的神奇。
Sleeping Blanket 不需要贵重,不需要什么全毛全绒,不需要很厚,更不需要有什么花色图案。越轻越好,越简单越好,越容易清洗越好,因为,宝宝会爬之后经常会拖着她的毯子到处爬,会走了之后更是走到哪里都带着她的“宝贝”。
蓓卡的毯子就是这样的 ——
一点儿也不特殊,便宜得不得了,但是非常柔软,不掉毛毛(非常重要!),好清洗,好干燥。对蓓卡来说,这只十美圆的毯子就是她的宝贝。有时候,我们不得以在蓓卡没睡醒的时候带她出门,我们就一直给她盖着她的 Sleeping Blanket 把她放在车座位上,蓓卡会很安静舒服地继续睡觉。
万事具备 —— 我们到了接受考验的时候了。
蓓卡的医生告诉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有的宝宝要几周才能解决问题,有的宝宝可能就几天。但是,只要坚持,自信,夫妻间互相支持,就一定能成功。
医生告诉我们的办法非常简单 —— Crying It Out (任凭宝宝哭)。
医生说,Crying It Out 有两种, 一种是 Crying It Out All The Way (完全无视)另一种是
Crying It Out A Little
我们决定先尝试第一种,因为我们觉得反正也是痛,长痛不如短痛。
第一天晚上 ——
我们把蓓卡放进她的床,我喂好了奶,她爸爸给她唱着催眠曲,蓓卡睡着了。
不到一个小时她就醒了,然后战斗就开始了。蓓卡在她自己的房间不停的哭,哭声越来越大,有时候还会呛得很厉害,有时候还很沙哑。
我和蓓卡爸爸在隔壁的卧室里像热锅上的两只大蚂蚁一样坐立不安。听着蓓卡的哭声那么撕心裂肺,我感觉自己简直就像后妈一样,就差给蓓卡喂毒苹果了。
我和她爸依旧忍着。
蓓卡哭了半小时之后,哭声渐渐地弱下来了,她累了。但是一直没断。虽然声音弱了,可音调更凄惨了。我实在忍不住,打开蓓卡的门,抱起蓓卡,按照医生说的,对蓓卡说,妈妈还在她的身边,妈妈永远都不会离开她,永远都爱她,告诉她蓓卡需要坚强……然后又离开了她。这下子蓓卡又来情绪了,哭声能把整幢房子都冲到天上去。回到主卧室的我痛不欲生,把头埋在蓓卡爸爸的怀里也放声大哭起来……
母女俩个一起哭了一个多小时,蓓卡终于筋疲力尽,她安静下来后,我蹑手蹑脚地打开了她的门,看到她熟睡的小脸蛋上还挂着泪水,我心疼得再次泪如雨下……
第二天晚上 ——
蓓卡说什么也不让我把她放下,本来她已经很困了,过了睡觉时间了,可她就是倔强地在床上折腾来折腾去。
我亲了亲她,给了她她的 Sleeping Blanket 和 Glow Worm,道了晚安,不让她看到我的泪水,迅速地转身离开了。
几乎同前一天晚上一样,又是两三个小时的战斗……
第三天晚上 ——
到了睡觉时间,蓓卡开始和她的 Sleeping Blanket 玩了起来。但是,仍然哭了很久,醒了很多次……
第四天晚上 ——
蓓卡警觉地看到我有离开的意思就开始哭,战斗还没有胜负之分……
第五天晚上 ——
蓓卡有点屈服了,居然望着我离开,什么怨言都没有!
第六天 ——
蓓卡就哭了十几分种,夜里只醒了一次……
第七天 ——
蓓卡自己玩着 Glowworm 睡着了之后一觉到天亮……
我们胜利了。
刚刚四个月的蓓卡,从那一刻起,学会了独立入睡,独立过夜。
然后,随着蓓卡逐渐地熟悉和适应,她入睡前对我和她爸爸的依赖越来越少。夜里醒了,除了吃奶(我夜里喂一次奶,喂完后离开。),轻易不会醒,早上的精神也好很多。
再然后,蓓卡就算不困,也喜欢在她自己的房间,她自己的小床里面玩,经常看不到妈妈爸爸也不在意,累了就小眯一下……醒了看不到爸爸妈妈也不在乎……
我们向蓓卡的医生汇报了成果,医生非常高兴,说蓓卡是个聪明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的宝宝,才一个星期就度过去了。
虽然这场战争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作为母亲,我付出的代价非常大。听着孩子哭是对所有母亲的最残忍的折磨,如果说,生蓓卡的时候很疼;那么,听蓓卡哭,更疼……
但是
通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蓓卡迈出了她走向独立的第一步,我和蓓卡爸爸作为父母,彼此增长了自信和勇气。经历了这一次,今后在教育孩子方面,当需要做出类似选择的时候,我们会更理智,更果断。
那一个星期,蓓卡也让我看到了她的潜在能量和适应能力。我从心里为蓓卡感而骄傲和自豪。
这就是我想和所有新妈妈们分享的故事。
还是那句老话,想得到,必须先付出。
我想奉劝很多和老人一起照顾宝宝的新妈妈们,估计有老人在,Crying It Out 这样的计划一定不会被家庭会议通过,就算通过了,也实施不得。
那就请相信孩子,请给孩子更长的一段时间吧。孩子到一定的年纪,自然会独立起来,我们也没有必要勉强。
没有最正确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祝所有的新妈妈都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