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的意义
(2009-06-06 10:46:50)
标签:
育儿古书中华文化事物儿童教育 |
分类: 转载 |
儿童经典文化教育,(又称读经或中西文化导读)是指立足于对教育的“本质性”、“全面性”、及“深远性”的思考上,在0——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里,使儿童在诵读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在自主而快乐的情景中学习,达到开启智慧、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的目标,以期将来成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一流人才。并借此达成促成中华文化大复兴,重铸人类理性新文明的目的。
王财贵教授说,所谓经典就是指“天地间永垂不朽的作品”,它代表了往圣先贤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南怀瑾先生说,中国古代那些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识”结晶的古书,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叫做“经典”;而且所谓这些经典的古书,它本身的文字,便是“文学”的“艺术”,一定可以朗朗上口,便是很有韵律的歌唱。我们现在所背诵的,就是这些!
十三岁之前的小学阶段,正是记忆力旺盛的黄金时段,任何经典乃至于普通的事物,只要重复,儿童就能吸收。特从小记住这些先祖总结出的走向人生幸福之路、乃至生命最高境界的宝贵经验,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笔莫大的财富。
其次,最重要的是由于大人的没有耐心,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兴趣!其实对于家长来说,以前没有机缘接触到这些经典,那么现在我们何不与孩子一起读一读呢?一则使孩子进行复习,二则提升了我们自身的修养。
另外,儿童对经典本身没有难易之分。“这对孩子太难了,还没有必要让他去记”,这完全是大人的感觉。其实对儿童而言,根本不存在一件因为难而记不住的事物,孩子也不会关心记住这些东西有用没用或是好是坏。不管好坏,只要他接触了,重复了,他就会记住,并且印象很深!所以,我们如果不给他好的东西让他重复,那他也会去记那些不好的或没用的。因为只要他活生生的,根本就不可能让他去停止接受!
还要知道,如果光给儿童浅薄甚至坏的事物,他就会重复不断地记住这些坏的事物并伴随终身!
综上所述,经典教育的重要性不可置否!而这种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方法却又是人们最熟悉最简单的:那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的多了,孩子就因毫无压力熟记了,因而产生了成就感,成就感又带来巨大的学习兴趣——从此,一批自觉、快乐、积极上进的人才就由此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