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通知与成绩单寄到家
作为国际学生,女儿顺利入读波士顿剑桥林兹拉丁中学的一个月后,我们在家就收到了学校的信件,哈,居然是学校开家长会的通知,随通知信寄来的还有女儿阶段考试的成绩表,以及每科老师的简短评语。此前,女儿本人还不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呢。
在此之前我对美国中学如何与家长沟通还没有什么更多的概念,但收到“家长会”通知书与子女成绩单后,我感觉他们这样做不错,一来表示了校方对学生家长的尊重(当然我的意思不是非得这样才是对家长的尊重),二来也可以保证信息的直接送达,这一点很重要。想想以前国内家长会的通知书都是由学生自己捎回家的,我知道有极个别的学生因为表现不好,就故意不转告家长去学校见老师。
女儿习惯了在国内应试教育的模式,今番异国他乡的求学经历,令她最开心的是,在美国学校里,成绩是被视为个人隐私的。既不会当众宣布学生成绩,也不搞排名,班上同学考得如何,彼此间是互不知情的。即使科科都考不及格,差生也不会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而反观国内的学生成绩往往是公开的秘密,这些年,我在国内开家长会时,通常都是家长们排排坐在课室里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听着台上老师分析班上这个学期排名靠前的名单,然后会点几个差生的名字谁谁谁的成绩又如何如何了,此时我感觉是老师正在批评差生的家长,没有尽到管好自己孩子的责任,那些正坐在自己孩子位置上替孩子“受过”的家长肯定是如坐针毡的难受。我听说还有的学校甚至会把各班同学成绩排名表张贴在墙上,公布于众。唉,要是自己子女成绩名列前茅的还好,要是倒数第几时,为人父母的可就有点尴尬了。
晚上开会点心水果饮料垫肚
美国家长会安排在晚上七点到九点召开,父母下班后直接到校,无需请假。学校还专门准备了点心水果和饮料,置于走廊长枱上,让那些来不及吃饭的家长先垫垫肚子。
学校入口处,有许多工作人员在等候,为我们办报到手续,并协助查找孩子(按学生名字的英文字母顺序查)的资料,然后,按该学生所修课程,引导家长前往不同课室去见任课老师。学生都没有固定班级,也没有班主任,按课程表,上什么课就到有关课室,就像我们国内研究生上课一样。
老师家长“一对一”面谈
美国中学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要选修四科课,至于是哪四科以及每科又选择哪一级水平的班,则由指导老师(女儿学校共有4个指导老师,每人要负责指导好多学生)单独约学生及家长一起讨论决定。于是,学校必然是小班教学,很多班都不会超过10人呢,因此,任课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情况都会了如指掌。
那天晚上,学校楼道热闹非常,来来往往的都是家长及陪家长来的学生,老师们都端坐在自己的课室里,静候各位家长的到来。而要是在国内开家长会,都是家长们坐在一个教室里不动,然后是任课老师轮番进来给我们作“报告”,有时某个任课老师在另一个班还没讲完,我们就得等候。
美国的家长会其实就是家长与老师的单独见面,家长们自觉地在课室门外排队,轮候单独与老师谈话,学生也可以随家长去见老师。老师与每位家长谈话的时间通常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一对一”的面谈,也让每个家长都能与老师有的放矢地去沟通。
我女儿选的是英语、数学、生物与钢琴四科,那天,我们全家循着女儿白天上课的足迹去“走堂”,东拐西转地上上下下,分别见了4位任课老师。哈,这样的感觉真新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