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2018-12-08 08:19:53)
标签:
道道德经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
分类: 道德经 |
第 七 十 六 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译文:初生婴儿柔弱,死去的人僵硬;
原文: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译文:草木幼苗柔弱,枯枝败叶枯脆。
原文: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译文:所以强壮转向衰亡,柔弱方显新生成长。
原文: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译文:所以穷兵黩武必然自寻死路,木硬则脆,脆则易折。
原文: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如此,强大必转而向下变化,而柔弱却能向上发展。
出生之婴儿,肌肤娇嫩,骨骼柔韧,精神纯洁。成长过程中,日益强壮,不仅肌肤骨骼日益坚毅有力,精神思想也不断成熟。而人至老年,肌肤渐失弹性,骨骼愈加脆硬,精神思想甚至也固化起来。
草木刚发芽之时,娇嫩翠绿富含水分。成长过程亦是越来越坚硬强壮,足够抵御强风暴雨的摧残。然而枯萎死亡以后,干枯脆化,化为冬日脚下踩起来沙沙脆响的粉末。
生命的历程,就是从柔弱到坚强,从新生到死亡。生对柔,亡对坚。
好战强兵,无所顾忌,无有敬畏,故为亡之兆。就像新木之柔韧,暴风亦不能摧。而枯木之脆,吹弹可破之。
人不可轻少年无知,事不可忌缺陷新生。少年无知,却善吸收能进取,前途不可限量。新生事物缺陷多,却能在不断成长中实现未来的期望。
为人处事,败亡之象,都在“默守陈规”四字之中。曾经的强大不代表永远的强大,曾经的成功不代表未来的成功,曾经的阅历不代表以后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