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2018-12-01 09:12:45)
标签:
道道德经祸莫大于轻敌哀者胜矣 |
分类: 道德经 |
第 六 十 九 章
原文:用兵有言:
译文:用兵之法:
原文: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译文:不敢主动而要小心谨慎;不敢冒进而宁愿退让出安全空间。
原文: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译文:谨慎可以让敌人不知以何战阵应对,可以让敌人不知臂指何方,可以让敌人不知面对怎样的对手,可以让敌人的兵刃无处释放。
原文: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译文:最大的灾祸莫过于轻敌,轻敌则滥杀,轻敌则放肆,轻敌则冒进。几丧我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宝。
原文: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所以兵力旗鼓相当时,哀者谨慎而能胜。
用兵之道,在于谨慎。胜利往往属于出错更少的那一方。勇者非莽,敢于直面困难挑战为勇,无知无畏为莽。解决困难挑战,需要的除了勇气,更主要的是审慎的逻辑思维。而逻辑越完善,所表现的也就越谨慎。而审慎的逻辑思维是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之上,不敢以主观意识主导用兵策略。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兵者诡道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只有谨慎行事,才能让对手无法准确的判断自己的意图。以有算对无算,此为用兵取胜之道。
此章通三十一章:
哀兵必胜!为何?为将者,爱兵如子,则兵心齐。心齐则力聚,战如臂指,所向披靡。为兵者,大哀忧国,其次忧家,小哀忧身。覆巢之下无完卵,国之不存家亦难保,何处安身。有忧患则力保,敢不以命相搏。
有哀则有信仰,无哀则无所谓。故哀者自律,而无哀者散漫。自律为兵,散漫为匪。匪患,人皆恶,未有以匪而得天下者。
哀者,仁爱。战不得已,杀人之众,虽胜犹哀。哀则无害于民,民信之,心归之,天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