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2018-10-14 14:06:30)
标签:
道道德经 |
分类: 道德经 |
第 二 十 一 章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译文:大德的表现,正是以道为内涵。
原文: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译文:道的样子,是恍惚不清的。
原文: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译文:恍惚之间,道却有具体的表现;
原文: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译文:恍惚之间,道却生化出具体的生命和物体。
原文: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译文:道虽然看似混沌深奥,但却有精髓能让人感受到;
原文: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译文:人能感受到的道之精髓是真切的,并且可以放心的信任它。
原文: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译文:从古到今,这些规律都被中国人统称为“道”,让我们知道这世界万物的起始。
原文: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我为何知道万物起始的状态?就是源于对道的领悟。
古人创造“道德”二字,一不为宣扬什么高尚情操,二不是掩盖虚伪做作,而是与每个人的人生息息相关。“道”通俗的讲是蕴含于万事万物中,并左右万事万物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德”则是人们根据掌握的客观规律,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正所谓“内悟道,而外显德”。悟道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不学无术者才会无德可讲。
学习表象容易,而要总结出规律性却很困难。因为规律性并没有具体的形状、气味可以让人直接感受到。但规律性却隐藏在事物发展的重复性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性归纳总结出规律性。可以说,人类文明的每次进步都是在规律性的发现上得以实现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