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分类: 杂类 |


这次突然想起老家的清明粿,想自己亲自做一下。清明粿吃过,也做过。但没亲自从头至尾做过。小时候的记忆是,先去采摘新鲜艾叶。艾叶有两种,一种就是通常的艾,另一种用老家话叫“石灰peng”,经查百度应该是叫“九曲草”。这两种都可心作为原材料。艾叶摘回来后清洗,清洗好后和石灰一起煮,煮了之后去清洗。然后和浸泡好后的米一起磨成浆。磨浆是一个很废力气的活。小时候用的是石磨,全手工磨。磨好后的艾米混合浆,放锅里行处理。这个不光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这个处理是关键,直接影响清明粿能否成功。这是一个将浆制作胚的过程,老家话叫“打糊头”。我的理解是,将浆揉粘,揉成艾团。这之间要混匀,全部变熟,但又不能糊了,就如图中这样。当然我这个只是演示,不够规范。
揉成胚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胚如下图:



包好后如上图。最后就是上锅蒸,大概蒸二十分钟左右,不能蒸太久,久了果皮容易烂。出锅后不要马上夹,否则也容易烂。





当然,清明节,还有一个就是扫墓,拜祭祖先。




今年恰逢历闰二月,加上清明这一天又正好是二月三月十五,好多人说这一天不易去扫墓。大都选在清明前三天后四去祭扫。其实都一样,怀着一颗敬仰之心,深思笃远,怀念先祖。所以我们还是在这一天,兄弟姊妹们带上晚辈回到老家去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