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奶奶的故事(二十一)

(2008-08-21 12:00:50)
标签:

三叔

一块

肥皂

奶奶

三毛

教育

我和奶奶的故事(二十一)

说起四年的师范生活,除了在学校里参加的各种文艺体育活动,让我大开眼界,学习到很多专业知识,身心得到极大的锻炼难忘怀以外,生活上的拮据也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上学去的时候奶奶仅仅给我带过一块肥皂,一块钱。那时候肥皂凭票供应,每个月大概一人平均半块,全家一个月也不过四块,我拿走一块肥皂已经是相当奢侈的了。它既要用来洗衣服还要用来洗手,洗头发。(香皂已经面世,可我没有用过它。我的脸既不打香皂,也不抹雪花膏,靠的是“天生丽质”)没过一个星期,这块肥皂就变成肥皂泡全被水冲走了。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

我还有一块钱。那时候,一卷卫生纸卖一毛八分钱,一个月得两卷卫生纸,减掉三毛六分。回一趟家,来回得花一毛六分钱,两周回一次,一个月就减掉三毛二分,一块钱里减去两卷卫生纸的钱和两趟路费,就只剩下三毛二分钱了,它仅仅够我再回一趟家了。

这是第一个月,奶奶还给了我这些东西。第二个月,奶奶再没有提起零用钱的事情,我也不好再开口向她要。我知道,奶奶手里没有一点儿活动余地,二叔每月给的钱能把全家人的肚子喂饱就相当不错了。

我在计划我仅有的三毛二分钱。

回家不能坐车了,因为不坐车有两条腿可以走路,没有卫生纸可就无法应付每月的“倒霉”日子了。从学校走到东关家里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夏天还好,周六放学以后天还不算晚,到了冬天,周六走回家天已经全黑了,我没有告诉奶奶是走回来的,推脱说学校放学晚了。周日的下午又说需要上晚自习早早离开家往学校走。

肥皂可是个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我的手里既没有供应票,更没有钱。怎么办呢?反正学校有的是水,不等衣服脏就把它泡在水里搓一搓是一种办法;做好事给别人主动洗衣服时搓上她一点儿肥皂;偶尔公开借肥皂也是一个途径……有时候我回家偶尔碰到别人送给奶奶一些洗衣粉之类的清洁用品,奶奶就给我带上一点儿。那一个星期日简直就是我的生日,高兴得没法说。

那年月,那日子,今天想起来真不知道是怎样熬过来的。不要说一块钱,就是一毛钱我们也想掰成几瓣花啊!日用品尚且如此艰难,窥一斑而见全豹,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当时我们身上的服装,脚上的鞋子,手里的用具,宿舍的铺盖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极贫,极简单。奇怪的是,即使在那么困难的日子里我们从来也没有想过用什么办法去挣点儿钱解决一下自己的尴尬。我们的脑子仿佛是一个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今天看来,那是毛泽东思想禁锢的结果。

三叔是我的恩人。在我读师范期间,他曾经分两次给我寄过10元钱。10元钱哪!够我一学期的零用了,我真是感激涕零!记得三叔还给我寄过一本书,书名叫《战斗的青春》。那是一本长篇小说。我因为非常喜欢读小说,所以对新出版的《战斗的青春》特备向往,手中又没有钱买,只好给三叔写信求助。没想到三叔接到信就给我买了书寄了回来!当时我手捧小说兴奋得大喊:“我三叔给我把书寄回来了!”全宿舍的人都高兴得又蹦又跳。

今天的孩子,即使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她们也无法理解我们当年所受过的艰辛,更不知道生活在那样一个赤贫的年代里的青年们有一个怎样的内心世界——工作、学习即是一切,追求生活享受是一种犯罪;没有抱怨,更没有生活的热望。

我们是没有青春的一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