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奶奶二婶槐树高爱珍教育 |
我和奶奶的故事(十六)
父亲和继母回乡下以后,东关喇嘛寺巷的院子里又恢复了从前的秩序,我和奶奶仍然跟二叔二婶及他们的四个儿子一起过日子,略有不同的是家里增加了四婶,她是个温良恭俭让型的人,只干活,不说话,很得奶奶的喜欢。二婶当然会有意见,但是,奶奶有一句话:歪婆(厉害的婆婆)不打哑媳妇。意思是说二婶再厉害,四婶不说话她也没辙。
四婶比我大七岁,倒是和我关系不错。记得她刚结婚不久有一次回了娘家,我带着几个同学睡在她的新床上,不料有一个同学半夜来了例假,给四婶把床抹了个一塌糊涂。我吓得不知所措,原模原样地盖上被子不管了。四婶回来什么话也没有说,四叔脾气那么大竟然也没见吭气。真是谢天谢地谢四婶。那件事情要是让奶奶知道了,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转眼之间我已经读初三了。初三毕业牵扯报考志愿的问题,我是上高中向大学挺进呢?还是读中专早点儿工作呢?
在学校里,我们的樊新舫主任力荐我读师范,理由是在我们班上,我最有资格当老师。他说我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有一副侠义心肠,最重要的是我有相当的组织能力——“这样的孩子不去当老师实在可惜!”他专门到我家给奶奶做工作。
其实,奶奶比樊老师更希望我当老师。
那时候上师范不要学费不说还管吃管住,这对于我这样没有人养活的孩子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
五月,槐树开花了。扑鼻的槐花香引来无数蜜蜂在树上忙碌。我和奶奶坐在树下晾晒煮过的槐花。
“巧言,你快报志愿了,咱去上师范吧,将来当老师。”
我没有接奶奶的话。抬头看了看她说:“你不是说要把我供到大学毕业吗?”
奶奶叹了一口气:“我是想把你供到大学毕业的。可是,你看看咱这个家,靠你二叔二婶?不行吧!靠你爹?他回农村去了,指得上吗?靠奶奶一天到晚给大家‘淘奴做俾’,拿什么供你上学呢?”
我知道奶奶的难处,但是我很想上高中,上大学:“奶奶,高爱珍也是只有一个妈妈,但是,她妈妈坚持要让她读高中上大学的。”
“傻孩子,爱珍和你不一样。她家里只有她和她妈两个人,她妈就只为她一个人操心,咱家有多少人你算过没有?我得操多少心哪!”
至此,我才明白了奶奶不是我一个人的奶奶,她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只当我一个人的奶奶。
。
奶奶还在启发我:“上了师范将来当了老师,每年都有寒暑假,多好啊!要不然,你得天天上班太累了。”
“奶奶,你不要说了。我知道,只有上师范才不用交学费,学校还管吃住,那样,你就不用操心我的生活了!”
奶奶听出了我的心思:“娃呀,不是奶奶不想再养活你,是奶奶老了,没精力挣钱了。谁让你碰上了这个爹,你妈又死得那么早……”
话越说越伤心,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于是,我干脆站起来走到屋里去,留下奶奶一个人在槐树下叹息。
那么,我就只有读师范了。
这天晚上,我和我的好伙伴高爱珍又一起坐在槐树下。
“巧言,你真地不上高中了?”
“不上了,奶奶上午和我说好了。上师范管吃管住。”
“多可惜呀!咱俩本来是要一块儿读高中的,现在剩下我一个人。”高爱珍不无可惜地说。
“我和你不一样,你妈只有你一个女儿,我奶奶有一大群儿子媳妇和孙子,她不能只管我一个人的。”我望着树上黑魅魅的叶子仿佛觉得它们都是奶奶的儿女。“不过,你放心,”我话题一转,“就是上了师范,我将来也要上大学。师范是中专,师专就是大专了。我可以师范毕业再读师专,这不是连着的吗?”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这是1963年的初夏,到了7月底,樊新舫老师就把西安市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我家里。我们班四十几个同学里,考上高中的有三个人,其中有高爱珍,考上师范的就我一个人。
这年九月,我进了师范学校读书,沿着一条奶奶给我确定的,当老师的路一直走到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