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短片剧本(二)

(2006-12-13 00:25:25)
分类: 考试参考,苏牧讲座通知

《朋友》(特写作业)

作者:富宇

1、北京郊外土山坡夏上午

镜头1 :大全刘军、王舸、毕玉新、曾之峰四个少年在土山上。

            刘军、曾之峰坐在草地上,毕玉新躺着,他的嘴里嚼着草。

            王舸站在他们的身边,他向远处扔着小石块。

镜头2 :小全毕玉新啐出嘴里的草:“操!老爷子昨儿个又跟我急了……”

            曾之峰乐呵呵地:“还是咱舒坦。咱压根儿就不考……”

            王舸一边扔着石头一边对曾说:“瞧你丫的那个操性!……眼睛都熬红了,还说他妈的不考!……”

            坐在地上的刘军骂着:“滚!来以前不是说了不提高考么!”

            刘军一下子躺在了草地上。

镜头3 :中景王舸向远处扔着石头。

镜头4 :中近毕玉新看了大伙儿一下,然后说:“考大学有什么……就咱们哥儿几个那脑子,在家里呆一个月,我就不信咱们考不上……”

镜头5 :全景四个人或坐或躺不说话。

            王舸向远处扔着石头。

镜头6 :中景曾之峰:“你们也是,咱们要都是村儿里人呢,哥儿几个还不得一辈子地!……再说,老毕,包括刘军、王舸,你们就是考不上,老爷子不是照样给你们找工作么!……”

镜头7 :中景扔石头的王舸。

镜头8 :近景躺着的刘军。

镜头9 :近景躺着的毕玉新。

            毕玉新:“我真不想哥儿几个分开。你大爷的!……”

镜头10:近王舸停止扔石头,他转过身对大家说:“哎,礼拜天哥儿几个到这放风筝怎么样?”

镜头11:小全—中近地上的三个人都跳了起来。

            刘军:“就这么着!还这个点儿!”

            曾之峰:“谁不来谁是孙子!一人一个风筝!”

            毕玉新:“没问题,还四天呢!回家!”

            三个人迎着镜头走来。走成“中近”。

镜头12:中近—远景(反打)四个人向山下走去。(四个人听不清的嬉笑声、骂声。抒情的音乐声响起。)(渐隐)

 

2、同上上午(四天后的礼拜天)

镜头13:全景(渐显)刘军、王舸站着山坡上,他们焦急地看着山下。王舸的手里拿着一个风筝。

            王舸:“这俩孙子怎么还不来。现在这风多好!”

镜头14:远景远处,曾之峰向山上跑来。一边跑,他一边向山上挥手。

镜头15:中景王舸对刘军说:“是曾之峰。这东西也没带风筝!”

镜头16:全景曾之峰一边跑一边嚷着:“老毕,老毕他妈的跑了!……”

镜头17:近景—近景—中景(摇、拉)

            王舸惊异的脸摇到刘军愤怒的脸。

            镜头拉至中景。曾之峰入画,他掏着兜里的电报:“这王八谁都没告诉,他爸让他去河北上补习班去了。”

            曾之峰掏出电报:“这是他从河北打来的电报。”

            王舸扔下手里的风筝,他接过曾之峰手里的电报。

镜头18:特写王舸手中的电报纸。

            毕玉新的旁白:“哥们儿,弟走了。我想你们。给我个风筝。”

镜头19:小全王、刘、曾三人站着。

            王舸骂着:“你大爷的,老毕!”

镜头20:特写地上趴着的风筝。

镜头21:全景三人一起骂着:“你大爷的,老毕!”他们捡起地上的风筝。

 

3、同上

镜头22:大全刘军、王舸托着风筝,曾之峰拉着风筝的线轮在山上跑。

镜头23:中景刘军、王舸松开手,风筝飞起。

镜头24:近景曾之峰站着举着风筝的线轮。

镜头25:特写风筝的线轮在飞速地转着。

镜头26:大全天空中逐渐飘远的风筝。

镜头27:远景刘、王、曾三人站在一起看着天上的风筝。风筝越飞越高。

镜头28:近景刘军恶狠狠地冲曾之峰说:“把风筝线弄断!”

镜头29:中景—小全(拉)

            曾之峰举着风筝线轮,一脸的不解。

            刘军冲了上去,他一把揪断了风筝线。

镜头30:大全—远断了线的风筝向远处高高地飞去。

            刘军、王舸、曾之峰站在山坡上,他们一起高喊:“呕吼──老毕──你大爷的──……”

            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

镜头31:远景风筝在天空飘荡。

 

教师评语:

优点:

① 这是一个优秀的作业。

② 方向问题:

        作业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作业表达的是作者自己深切的感受。我们都可以想象:作者在写这个作业的时候,他的激情澎湃的情景。

        明确作品与生活的关系,这对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讲,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方向问题。经常有人询问,搞创作,什么是最重要的?或者说,何为艺术?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是精雕细琢的编织营造,还是表现自己最被打动的感受和自己身边火热的生活?

        这个作业的方向是正确的。

③ 作品的主题:

        可能作者自己都不大清晰他写的这个作品的主题。然而,它是那样的浑然,那样的丰厚,那样的深刻,那样的光芒四射!

        刘军、王舸、毕玉新、曾之峰,这四个没考上大学的少年,不但他们的家人,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真是“不怎么样”。可是,就是在这四个“不怎么样”的少年的心中,却有着许多上了大学的孩子身上所没有的如此深厚的情谊。

        毕玉新真是不该过分地自责。刘军、王舸、曾之峰也不要总是骂毕玉新“你大爷的!”。其实,你们挺棒的。遥遥蓝天上飘向远方的风筝,就是你们友谊的见证。

        还有,刘军、王舸、毕玉新、曾之峰这四个少年,此时此刻,他们活得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纯粹,那样的具有灵性。打个比方说:他们就像四块棱角分明、灵气独具的山野之石。可是,老师、家长、同学、社会甚至包括他们自己,有谁能够看到他们身上的光彩呢?!……而且,老师、家长、社会包括他们自己,为了挽救他们,给他们指出了惟一的光明之路──考大学。以便他们进入大学之后,通过“教育”打磨掉他们身上所有的棱角,把他们变成一块块规格、样式一致的建筑社会大厦的方砖。毕玉新不是背着哥儿几个,自己偷着去河北了么!真难想象,四年之后,毕玉新从大学里出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的社会到底应该怎样?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怎样?我们的下一代到底应该怎样?我们的未来到底应该怎样?!……这都是这个小小的作业引起我们思考的。

        这就是作者敏锐地感受生活,并在创作中表现自己生活的感受的好处。换一个角度说,这是生活给作者的馈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