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书目、拉片片目、视听语言 |
①、主体不要居中
美术、绘画中有“黄金分割原则”,这是画家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审美经验。
“黄金分割原则”即: 1 ∶ 1.618
近似值: 2 ∶ 3; 3 ∶ 5; 5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水平线不要上下居中,不要一分为二地分割画面。
┌──────────┐
┌──────────┐
│ │ │ │
│ │ │ │
└──────────┘ └──────────┘
③、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地平分画面。
如在低调的场面中,三分之二应该是暗色调,三分之一应该是亮色调;在高调场面中,三分之二应该是亮色调,三分之一应该是暗色调。
┌──────────┐
┌──────────┐
│ │ │ │
│ │ │ │
└──────────┘ └──────────┘
(①──③其实都是从“黄金分割原则”派生出来的。)
④、主体不要过分孤单
这就是说,主体不能在画格中显得空空荡荡。
┌──────────┐
┌──────────┐
│ │ │ │
│ │ │ │
└──────────┘ └──────────┘
⑤、主体、陪体应该主、陪分明,不应喧宾夺主。
┌──────────┐
┌──────────┐
│ │ │ │
│ │ │ │
└──────────┘ └──────────┘
⑥、人或物的断续线不应一字排开,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
┌──────────┐
│ │ │ │
│ │ │ │
└──────────┘ └──────────┘
⑦、人或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均等,应有疏有密。
┌──────────┐
┌──────────┐
│ │ │ │
│ │ │ │
└──────────┘ └──────────┘
⑧、水平线及景物连天线不应歪斜不稳。
┌──────────┐
┌──────────┐
│ │ │ │
│ │ │ │
└──────────┘ └──────────┘
⑨、人最好不要完全正面,应与画格形成一定的角度。
⑩、构图不应雷同、抄袭。
影响画格构图形式美还有许多因素,如景别、角度、照明、色彩等等。这些内容我们后面还要专门讨论。
二、主题服务原则
在一部影片当中,画格的构图无疑也是影片诸形式中的一种形式。而影片的主题或者说故事,才是影片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构图也必须为主题服务。
构图如何为主题服务:
①、为了表现好主题,要努力设计最合适、最舒服、最具视觉美感的构图。
《十字小溪》
《金色的池塘》
《黄土地》
②、为了表现好主题,有时要有意去破坏画面构图的美感。
A、构图内容不美:
《战舰波将金号》中的蠕动的蛆;
《泥之河》中的臭水沟。
B、构图形式不美:
《黄土地》
③、如果某个构图优美的画面,它与整个影片的风格、主题不符,甚至妨碍了影片主题思想的表达,我们必须忍痛割爱,就象罗丹砍毅然砍去“巴尔扎克”的手。
三、变化原则
以上两点“美学原则”、“主题服务原则”是就一部影片中的单个具体的画格的构图而言的。那么,对于由千万个单个画格所组成的整部影片的画格的构图而言,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变化原则”。
电影不是照片。观众不能忍受一部构图没有变化的电影。而变化也正是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它的魅力之所在。一部电影的变化可谓千变万化,除了构图所表现的内容的变化外,构图形式的变化也是一种重要的变化。下面我们所讲的景别、角度、运动(摄影机运动)、照明、色彩等都属于构图形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