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早报/新民网:农民工落户上海系民心工程新拓展

(2009-06-26 08:41:54)
标签:

杂谈

2009年6月26日发表于《东方早报》第A22

2009年6月26日发表于《镇江日报》第6

农民工落户上海系民心工程新拓展

作者:梁萍 

    经过4个月的酝酿,上海昨天开始正式受理居住证转户籍申请。40名在上海务工的优秀农民工,成为居住证转户口政策的首批受益者。(6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
            
    众所周知,许多城市在外来户口迁移工作上,为了避免外来人口在该市落户后造成一定的累赘和负担,所以将迁入门槛设得相当的高。比如,规定在本市要有什么固定的工作并已连续工作多少年啊。而且,有固定的收入并要月收入数字必须达到多少啊。又比如,要有自己产权的住房并住房面积需要多少啊。等等。更有甚者,把学历条件也一并纳入了。这样一来,所能够达到条件之迁入者,那更多就是富人也!于是这就把许多渴望融入这座城市的外来低收入农民工人群,无形地拒之了门外。然而,事实上这些非富外来农民工人群,许多人在这座城市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付出了很多很多,而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上海市让优秀农民工落户而成为真正的市民之做法,实有相当大的破冰意义。当然,对于此举,有人喝彩,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说这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因为现在有无个什么城市户口,都可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包括其子女入学等也不受限制。而且,还有人认为,如今城乡户籍界线正在淡化,此举反而可能强化城乡分割的户籍观念,而没有多大的益处。

 

    那么,怎么看待此举措呢?笔者认为,给优秀农民工奖城市户口,实是激励农民工的一种新方式,是户籍管理上的一种新改革,也是民心工程的新拓展。尽管目前农村人也有其他方式落户城市,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也得到了多方面善待,但期待有更多途径成为真正的城市市民,仍是农民工群体的渴望。而且,城市也希望探索促进农民工提高素质的更多良方。所以,此举仍有不少积极的意义。
        
    比如,此举消失了外本和城乡界线以及对外来农业人口之另眼相看,甚至歧视的现象。因为,其让外来农业人口看到和感觉到了,我存在于这个城市,我就是这个城市所有共同建设者中的一员,并同等存在。于是,完全没有了身在异乡的一些担忧,甚至恐惧。只要我在这同等付出,就能得到同等的待遇。只要我在这同等地工作,就能获得同等的身份。至于是不是外乡人?是不是外乡农村人?至少,我现在也是这个城市的人。于是,这能让外来工在平等中找到归宿感。

 

    又比如,此举能在安定外来农业人口的民心下,继而能让其更努力和更好的工作。因为,这让外来人口看到和感觉到了,只要我在这个城市流血流汗辛勤付出了,并达到了外来优秀农民工的标准,于是我将成为这个城市“名副其实”的主人的梦想,那就不再遥远以及不存在进门的一些困难。对于更多的外来农民工,虽然没有高的收入,没有高的学历,没有在此大面积的住房,但是其也很有可能入迁于这个城市。因为,明摆着的条件并不难,关键在于其是不是在为这个城市真心地付出。所以,落户的主动权不在这个城市的政府,而在外来农民工自己的手上。总之,此举能让外来农民工看到希望,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再比如,此举能留住更多的实用人才。说起人才,人们也许会一下子想起那些高学历者。其实,在广义上并非如此。因为,何为人才?只要具有一技之长者就是人才!由于,外来农民工大都工作在基层一线岗位,他们通过实际的操作而已具有了不同岗位的熟练技术本领。所以,他们不光是人才,而且是实用人才,主力人才。其比起那些所谓高学习的人才,从某种意义讲而实际作用还要大得多些。而且,他们不好高务远,更懂得“知恩图报”。只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关心和照顾,于是他们就会更容易稳定下来而继续工作。相反,那些所谓好高务远的高学历的人才,由于不知道自己到底水有多深多浅,即使给他一个户口,这也不一定能留住其在此更久的服务。所以,给外来农民工一个本地的城市户口,就能留住更多的实用人才。

 

    当然,至于说此举会强化城乡户籍分割的观念,窃以为确有一定的可能。但既然客观上还存在着这种户籍差别,主观上想回避也是没有用的。于是,与其讳言,倒不如面对现实,而采取措施缩小这种差别。这才是更为求实的态度和做法。更为重要的是,给外来优秀农民工奖励迁入户口,这在户籍管理制度上是一种创新和改革,也是一种民心工作的开展。因为,它将产生许多实质上的积极作用,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因此,我们为上海的这个大胆并有意义的做法叫好!

 

    不过,最后笔者也要提醒一下,那就是这些迁入的优秀农民工,由于绝大多数是低收入人群,于是他们来后可能会面对购买住房的难题。所以,若将经济适用房分配工作同时对应跟上去,那就锦上添花更加圆满了。当然,或许这已在了上海市政府的相关计划方案中了。所以,我们报以乐观而拭目以待!  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625/10462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