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晚报/人民网/千龙网: 志愿者撤离震区后照样可为

(2008-05-26 14:10:59)
标签:

文化

08年5月27日发表于武汉晚报*第25版*说吧栏目

08年5月27日发表于千龙网*千龙评论*千龙锐评栏目

人民网发表

志愿者撤离震区后照样可为灾民服务

作者:梁萍 

 不为名,更不图利,只为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一颗滚烫的红心去无私帮助他们。自5.12汶川大地震以后,众志愿者从全国各地火速奔赴到了灾区。在抗震救灾的首期搜救工作中,他们不怕苦累,更不惧艰险,与部队官兵和医护人员等一道流血流汗共同战天斗地为震区人民服务,因此,功不可没。我们为这些热血志愿者而深感骄傲和自豪,也为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但是,目前的搜救工作虽仍然在“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的口号中紧锣密鼓地继续开展着,然而也在规模上接近尾声了。接下来是马上会转入对灾民的安置和重建家园,以及对灾区的防疫等的战略阶段工作上。至于这些工作有解放军,医生和建筑者等就可以了,因此,志愿们可大数量的撤离震区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种“嫌弃”,这对于你们而言叫暂时的功成身退。
    看着残垣瓦砾,以及挤着灾民的一顶顶帐篷,心潮翻涌泪成行。对于曾经在这里有过勇敢付出的志愿者们来说,的确有太多的不舍而不忍心离去,他们多想亲眼看到灾民们欢欢喜喜搬进新房的那一天。然而,请志愿者放心回去吧,因为这一天很快就会来临了。而且,在震区以外,你们还是照样可继续为震区灾民服务的。比如,震区许多受伤的灾民已转到了外地的医院进行治疗,在这些地方也需要志愿者的协助。
    “望闻问切”是医生救治患者的常用方法,然而在转入外地的伤员中,有许多的老人和小孩,他们有些人只会讲四川本地的方言,而不会说普通话,这对医患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于是或多或少影响着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请会讲四川话和普通话,甚至也会讲医院方当地话的志愿者们可以去做做“翻译”。这样一来,不仅可方便医患之间的顺利沟通,而且也会方便患者与外地来慰问者之间的爱心和答谢等的表达。
    在许多转入外地医院的救治患者中,一些人的亲人并没有陪同过来,因为他们的亲人或许有的也正躺在某家医院,或者有的已在震灾中失踪和失去了。对于他们,虽然,有医院护士等的护理和照顾,但是,在人手上还是比较吃紧的,尤其是一对一的护理那更是有一些问题。因此,请志愿者们去这些医院照顾他们吧。帮他们喂喂水,打打饭,洗洗衣,擦擦身;扶推他们上上厕所,到医院空地散散心;给他们说说话,鼓鼓劲......让他们的身体在我们志愿者们的热情关怀和精心照料下早日康复。
    医院的救治可能会侧重于对这些灾区伤员的身体方面,但是,这些伤员几乎都是从地震的鬼门关挣脱出了的。于是,他们在心里还残存着一定的恐惧和后怕,而且,有些伤员还沉浸在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痛之中。因此,请具有一定心理辅导知识和能力的志愿者去医院开导开导他们,让他们一边接受医院的身体治疗,一边在我们志愿者的心理调理下尽快摆脱惧怕走出灰色阴影地带,或者化去悲痛开始更美好的人生征程。
    当然,上面讲的只是志愿者撤离震区后,可到震区以外的各地医院为从灾区转来的伤员继续服务。其实,志愿者撤离震区后为灾民服务还远远不止这一方面,而且,即使去这些医院也要不了这么多人。抗震救灾,让灾民最后重建家园,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也还需要我们继续的全面支援。所以,志愿者撤离震区后还有许多可为灾民服务和提供援助的工作要做,比如在震区外持续发起爱心募捐活动等,或者,回去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对灾区人民的一种支持。当然,支援灾区这也不光是志愿者们的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并直到灾民过上正常幸福的生活那一天为止。

武汉晚报版本

  
 2008 年 5 月 27 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默认        
 
 

请志愿者到后方开辟第二战场

 
 
 
  自“5·12”汶川大地震以后,从全国各地奔赴灾区的志愿者成为抗震中一大亮点。他们不怕苦累,不惧艰险,深情帮助灾区同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意。

但是,目前救援工作的重心转到了防疫防病、灾区安置和重建家园上,我建议,志愿者们可以渐渐从灾区撤离,到后方开辟第二战场。

志愿者的作用在先期功不可没,但随着救灾程度的推进,防疫和安置成为重点。在灾区,人一多,会增加消毒程序和消毒面,也会增加疫病传播的危险。另外,志愿者在当地,会消耗食品,要找住处,这些对于有些交通仍不够通畅的地区而言,是有压力的。

再者,大批伤员已转到了外地的医院进行治疗,这些地方也非常需要志愿者的协助。

在转往外地的伤员中,有一些老人和小孩,可能只会说四川本地的方言,不会说普通话,这会给医患交流带来障碍,会说四川话和普通话,或者医院当地方言的志愿者可以提供帮助。而一些患者,没有陪护,他们同样需要志愿者的照顾。转入治疗的伤员,心理地震的巨大创伤可能刚刚爆发,因此,具有心理辅导知识和能力的志愿者则非常需要。

其实,志愿者撤离震区后为灾民服务还远远不止这一方面,而且,即使去这些医院也要不了这么多人。抗震救灾,让灾民最后重建家园,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也还需要我们继续的全面支援。所以,志愿者撤离震区后还有许多可为灾民服务和提供援助的工作要做,比如在震区外持续发起爱心募捐活动等,或者,回去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对灾区人民的一种支持。当然,支援灾区这也不光是志愿者们的事,每个中国人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帮助灾区同胞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08-05/27/content_35034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