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夫、焦国人著《设计E经营》之连载五:更生纪

(2011-06-16 10:00:36)
标签:

设计

经营

网络

车夫

杂谈

分类: 设计心得

第五部分  更生纪

一. 设计劳动

    67.设计,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相伴相生,是人类为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同时具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性。有学者把设计文化称为本元文化,以区别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设计,同时兼有美术和技术科学的特征。

    68.设计的交换价值是以设计劳动的价值为基础的。设计作为创造性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劳动,它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所无法比拟的。某些设计劳动将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而简单劳动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要缓慢得多。设计劳动需要较大的自由空间。

69.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设计劳动的组织形式不同。原始氏族部落的设计劳动并没有从人类共同劳动中分离出来,因而设计劳动本身具有无数个偶然性因素,正是这无数个偶然性的积累使设计劳动成为人类劳动中所必需的和必然的。进入有阶级社会以后,设计劳动的组织就分成了“官”和“民”两种形式,为“官”的设计劳动多以征用方式实现,并有集中设计组织。而为“民”的设计多与制作合为一体,设计者也是制作者。随着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设计从制作劳动中分离出来,并且加深了组织化程度。特别是工业产品建筑产品的设计,逐渐为专门化人才和专业化的劳动组织所垄断。而存在于非专业化的民间小设计、小革新、小发明只不过是这种垄断的补充,而且有时就变成这种垄断的基层和基础。艺术设计与工业设计相比,仍保持着相对的独立。在工业发达国家,艺术设计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弱,进入后现代社会各种设计所、设计院、设计公司才纷纷建立起来。

 

二、 设计劳动的价值

70.设计劳动的价值内容和计算公式:

设计商品,其交换价值由材料,劳动消耗,流通费用、高智能附加价值构成的。其中材料、劳动消耗和流通费用是其他商品所共有的,只有高附加值才是设计成果的艺术性本质所决定的。李龙生在《艺术设计概论》一书中列出一个公式:

    附加值=纯利润+税金+人工费用+利息+租赁费用+设备折旧费

    并说明了高附加值商品的特征:

    a.质量好,信誉高;

    b.科技含量高;

c.新材料或特殊材料制作的;       

d.具有新功能,如会说话的闹钟,会发出声响的钥匙串等;

    e.具有特殊意义,如庆祝香港回归的各种纪念品等;

    f.少量生产,如名人字画及有限印刷品等;

    g.具有很高设计意匠;

h.具有鲜明的历史与文化特征,如中国瓷器,波斯地毯等。

 

三. 设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71.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法很多,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设计本身。设计是提高附加值的利器:

     a.设计带来经济高速发展与腾飞。设计参与的经济属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与历史上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设计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更加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更加宜人的生存环境。

     b.设计能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日本产品、西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企业非常重视设计,产品从策划、创意、设计、生产、销售、反馈这样的一个系统过程,都不是随意为之,而是经过精心的设计。我国的很多产品,在设计上没有加大投入或重视不够,所以一到国际市场上就丧失了竞争力,有些产品只有贱卖,这样的事情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c.设计能产生附加值。同样是一件产品,优秀的设计必然产生较高的附加价值,反之则低。如绣品、壁挂、壁画、地毯、茶具、家具等物品都需要精心的设计,富有创意的设计与新技术、新材料的有机结合必然产生很高的经济附加值。

    d.设计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无数设计师,都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为人们创造出一种健康有趣、舒适宜人的生活方式。

 

四. 设计经营

    72.设计经营是指对设计产业,设计公司和设计者设计事业的规划、整合与施行。其中包括对事业目标、策略、方法、模式、资源应用等方面,理性的规划、设计与施行。是设计实现产业化、品牌形象优化的过程。对“设计经营”的研究是“设计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73.“设计经营”的内容主要包括:

   a、设计公司的经营:

    (1)组建:目标、机构、软系统、设计队伍、技术装备、资源等方面的确立。

    (2)经营:劳动组织形式、营销策略、设计质量流程控制、经济效益、资金、法制化、CIS等文化策略。

    b. 设计师的自我经营:目标定位,质素评价与提升,优势资源整合,品牌形象策略、自我行销等。

    c. 设计产业经营:

环境缔造:

(1)国家及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法规、规划;     

(2)设计教育;

   (3)物质技术;

   (4)文化价值取向。

      产业经营架构:

   (1)设计交流:国内、国际交流,协会及各种策略组织交流;

   (2)市场融合:物质商品、资本、文化与艺术的市场的融合;

(3)体制养成。

 

五.设计经营模式

74.设计师专业分类。目前世界上大致有三类现代设计师。第一类是自己开设设计事务所接受社会订货的所谓“自由设计师”。第二类是企业设计师,从属于大型公司、企业、工厂,在其中的设计部从事专业工作,或者担任企业顾问做咨询工作,甚至参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计划的制订。   第三类可以称为“政府部门设计师”,他们的工作是担任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成员,参加诸如城市、区域、环境、交通网之类重大建筑、科研项目的设计工作,或者担任顾问。(引自《现代设计美学》,章利国著,河南美术出版社,第382页)

     

六. 设计经营策略

    75.自由设计师个人设计经营的基本策略。纯粹的“自由设计师”以个人对客户的完全服务为基本工作方式,在其服务过程中,没有劳动组织意义上的合伙、合作,“自由设计师”个体不能完成的事项往往采取有偿委托方式完成。这是设计行业原始的劳动形式。个人能力的薄弱,专业的限制,使个体的设计师不仅面对大型设计项目感到无能为力,而且对于一般的设计项目,由于其要求和必须考虑的内容之多,也可能感到心余力绌了。但是,设计师走向群体化合作,是一个市场演进过程,任何行政的、感情的或其他系带的结合方式都是暂时的,没有活力的。

    “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各行各业的经营者,甚至设计公司的经营者,并不容易理解设计创作者思维,而设计工作者则缺乏美术技术以外的其他经营能力或市场概念。因此相互的契合力低,互补功能效益无法达成,沟通理解表达方式使用困难......等,才会发生如前述所说的现实问题,虽然非常世俗,但非常实在。”(引自陈清文《设计经营——设计家的自我经营》)

    a.自我扩展策略。从强化设计者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入手,扩展自身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包括学习一些国际知名设计大师的成长风范;吸收更多为设计人加分的知识,如管理、行销知识、沟通知识、公关知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务实的心态,树立客户服务意识等。

    b.优势资源整合策略。当今是一个专业分工的时代,同时也是资源合作的策略联盟的时代。横向的知识与人际关系联系,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多支援管道与合作机会,以策略联盟推动经营拓展,如加入协会各种学术活动组织等。

    c.品牌形象策略。设计师的形象力来自于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籍此建立起客户忠诚度。对于那些初次接触的客户,则主要靠品牌形象力奏效。详细论证参阅本书第三章。

    d.媒介推广策略。当今社会媒介的影响力非常大,特别是那些权威媒介。“以我权威媒体,扬您美名”,并不言过其实。叶茂中先生在《销售与市场》杂志上每期都刊登广告,将“叶茂中是谁”,“叶茂中能做什么”和“叶茂中做过什么”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公众。这其实并不是高难度的做法,但很实用。媒体还有抓住事件进行新闻炒作,或者是深度报道的功能,利用得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差异化策略:设计的专业化是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设计。任何一位设计者都不可能包揽太多的设计专业,而是分工日益明确细化。只有把某些专业设计做深做精,才会受到客户的信任。做广告设计的设计师,有的可能对房地产广告精通,有的可能对化妆品保健品精通,有的可能对资讯精通,梧鼠之技是不灵的。因此,自由设计师应当采取差异化策略,做出特色,做出独门武艺来,哪怕是独门暗器也好。

    f.借船出海策略:在实现形象策略联盟之前,先通过经理人或经纪人的优势,借船出海,实现设计经营的关系营销。

    76、自由设计师公司化组织的经营策略。自由设计师公司化组织,已经走上了现代经济体制轨道。这是在市场机制下设计师的群体组合。在经营上借鉴其他产业经营策略精髓,应用到本企业经营活动中,走向成熟就更快一些。

    a.梯级专业人才策略。设计公司的经营主体是人,是有各种专业特长的设计师。首先,设计师的专业结构要合理,与本公司的经营范围相匹配,因设计师的专业而确定企业经营方向是一种切实的做法,但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而应该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去聘任设计师。其次,在相同专业的设计师中,名师和新秀兼备,形成上进的竞争机制。再次,全体设计师应有学识学历学位进阶计划,并切实施行。

    b.技术领先策略。现代设计所应用的技术进步非常快,只有技术领先,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只有技术领先,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才能是高附加值的。才能让客户得到市场先机和社会旗帜地位。

    c.客户策略。客户是谁?客户在哪里?客户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客户做什么?真正把客户放在经营的首位,不是口头上说说“客户是上帝”。把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设计经营中客户策略的基本出发点,这样才能拥有稳固的忠诚客户群。

    d.沟通策略。前几年很多设计机构的客户运作模式大多数走的是一条路,就是“拉客户”。培训了大大小小的强势业务员,到客户家里去游说,推销讲得口干舌燥,有时感动了客户给了一笔业务,但切记,只一笔而已。设计公司应该像朋友一样与客户相处,在客户需要帮助的时候,哪怕是只能出出点子,想想办法也是好的,这样培养的客户群才是稳定的。当然在业务完成以后还需要深入沟通。沟通方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公共关系学科提供了很多经典做法。

e.差异化策略。市场的细分促成了设计行业内企业和设计师的专业分工。分工是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当然分工后也有合作。差异化策略要求设计公司找出与同类企业的差别,准确地在市场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f.经营模式策略。在企业操作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上都力求创新,并尽快与国际接轨。

    g.整合策略。是设计公司在经营方面的最重要策略之一,要求在一切行事上的统一。第一位的是利益整合。客户利益与本公司利益的统一,公司与员工利益的统一。其次是理念整合,创意设计必须符合客户的理念,设计者理念与客户理念的差异要通过沟通统一起来,此外还有员工、定位、任务、素质方面的整合。

  h.传播策略。设计公司提供的设计商品具有传播的公众性差的特点,除居室设计和服饰设计与广大个人消费者有关外,其余设计项目的客户主体都是企业或社会组织,因此必须制订可行的公共传播策略,明确传播目标、途径、方法、媒介,以及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利益点、价值定位、品牌定位等内容。

  i.品牌策略。品牌策略既是设计公司自身的经营策略,也是为客户设计服务的追求目标。“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辩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升来”,这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品牌所做的定义。品牌就是由这些标识、符号系统所组成,它们所代表的商品和服务为客户所知晓,赞誉和忠诚地购买。设计公司的品牌确立和弘扬是一项系统工程。

  j.附加值策略。设计劳动兼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它所创造的价值既有物质产品价值也有精神产品价值。设计公司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劳动成果,应该能够给客户带来高附加值的利益。

  k.利润点策略。向客户提供其需要的有价值的设计服务,同时又能让设计公司获得合理利润(包括社会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以前在设计界,能够正当地收取设计费的公司没有几家,现在设计作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渐渐为客户所接受,而且形成了市场公认的平均价格水平,真是一大进步。但设计公司的创造性劳动的盈利率还远没有达到合理的水平。理论上,设计所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制作和流通领域的增值,但实际上在现有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背景下,还很难实现。但坚持设计劳动应有合理盈利是保障公司存在发展和提供高质量作品的前提。

  l.形象策略联盟。仅有一个设计公司的形象策略还远远不够,应该达成形象策略联盟,以整合形象策略资源,实现互补和总和效应。策略联盟在现阶段的目标应明确定为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利润的迅速增长。

设计公司的经营策略有很多,且随着市场和科学技术、美术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