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到家乡才发现北京日渐落后了

(2014-05-24 22:44:43)

                                             http://s11/mw690/001nJDqKzy6J8tO3cOm4a&690

http://s5/mw690/001nJDqKzy6J8tOxJVa84&690

http://s1/mw690/001nJDqKzy6J8tPcFEI30&690

http://s16/mw690/001nJDqKzy6J8tPF3hZ2f&690
 

  “少小离家老大归”,,几乎每年都要回家乡郑州看看,而且每次回去都会产生一种强烈感受,那就是与以前还有些堪值骄傲的北京相比,作为首都的身份已经日渐落后于河南的省会郑州了。

 

    先说说房价物价,北京的房价早已是天价,新盘上市居然还有十万一平米的,而二手旧房的好地段,也在六七万之间。而郑州新盘一万出头,二手房五六千、七八千,网上查询的好地段四五十平米双气带电梯的居室,在三四十万之间,在北京,这样房子的价位需加上七八倍甚至是十倍才行。俗话,安居乐业,一个人一辈子能挣几多银子,即便是两口子的白领阶层,在北京打拼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两口子一万多的收入,先便宜四五千的房租给北京人了。在京城十倍的努力,只能享受到如在河南一成的享受。还有物价,北京比郑州高出很多,不再赘言。所以,在首都外地人是无法做中国梦的,那是达官贵人做梦的地方。如果放在郑州,这梦还能圆一圆。而“京城大,居不易”的现状,未来几年恐是难以改观的。

 

  再就是休闲生活,这几年郑州交通便利,位置又在中原枢纽,去哪里都很方便。这几次回去,晚间乘车到老城一带,路边小吃林立,人流川流不息,而且饭店很多,荟集天下美食,可谓馋嘴人的好去处。反观京城,卖小吃的地方不仅萎缩,基本见不到了。天一黑,除去拥堵的车流,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吃些小吃。还有那几十万栖身郊外的外乡人,跑一天了,身心疲惫,哪里还有外出品尝小吃的心境。所以,做一个寻常百姓,京城不如郑州便利,享受不到本应轻松舒适、淡泊随意的人生。。

 

   还有就是人的素质了。每次来到郑州乘公交,除去便利、不那么拥挤之外,就是常常有年轻人主动起身让座,让人感动。这样的场景,老夫在京城公交车上很少见到,都是在售票员大声提醒下,才有人很不情愿地让座,让你尬尴难堪,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因为人家上班族早起晚归,鞍马劳顿,抢个座位多不容易啊!再者,京城的公交车上,据说外地人占十之八九了,素质参差不齐,还不如郑州人有礼貌呢,天天自诩首善之区的北京人,叫人觉得傲慢难缠、不近人情,这些都是与京城位于天子脚下,高头大马太多、人人都显得牛逼哄哄的缘故有关。

 

   最后一条,就是退休老年人所享受的社会福利问题了,号称“鸡的屁”居前几位的北京城的老年人的社会待遇,远远赶不上郑州市。郑州规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年,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比北京市早上五年。此次回去才得知,郑州老年卡不仅可乘坐公交,连造价昂贵、起步三元的地铁也是可以免费乘坐的,这在北京难以想象。北京市规定六十五岁才能办免费乘车证,而且不能乘坐地铁。以我出行频率不高的人来讲,即便是每次四角,每月大概需要五十元,一年六百元,五年间就是三千元。北京市最少有近一千万老年人,退休后六十五岁之前,继续为国家作贡献。按理说,财大气粗、事事争先的北京市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方面,不能落后于平均收入并不高的郑州市。一个是不甚起眼的省会,一个是世界著名的首都,在对待老年人福利的问题上,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所以,“有比较才有鉴别”!一看到电视上那些志得意满、侃侃而谈的北京市官员,心中就不由地来气——不要眼睛朝上瞎吹牛了,比比一千多公里外的郑州市,这全国人民向往的北京城在很多方面就已经日渐落后了,不知你们的脸红也不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