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帝国---刀锋上的苍狼(3)
(2011-08-05 20:23:15)
标签:
西多因·阿波勒罗马马背游牧民族匈奴帝国杂谈 |
罗马史学家马塞林(Ammianus
Marcellinus)对他所知道的匈奴人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匈奴人比欧洲所有的蛮族还要野蛮很多。他们天生丑怪,四肢粗短,躯干壮硕,大脑袋,罗圈腿,整个身体的线条就好象是上帝用斧头在一块老树根上随便砍出来的一样。他们吃半生不熟的兽肉,或者是地里挖出来的草根,从来不用调料;穿粗糙的亚麻布衣服,或者是鼠皮袍子,一件衣服上身以后就再也不洗不换,直到破烂不堪。他们在马背上生长,可以几天几夜不下马。打仗的时候,他们很少排成整齐的队形,时而分散,时而聚集,来去如风,往往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就已经冲到眼前,而杀戮劫掠一番后又迅速离去。
他们是非常可怕的敌人,在远处他们飞快地射箭,来到近前他们用剑与敌格斗,舍身忘死骁勇无比,当敌人拚命招架时他们会突然甩出绳套,将敌人缚倒在地,动弹不得。”
安缅·马赛林与约南德斯曾经很准确地描述了匈奴人入侵罗马与日耳曼时的恐怖景象。安缅·马赛林写道:“匈奴人的残暴与野蛮超过了人们的想像。他们划破自己小孩的面颊后长成瘢疤以防止胡须的生长。他们的身体又粗又矮,胳膊十分粗壮,脑袋出奇的大。他们的外表是可怕的,他们的内心也如同畜牲一般。他们的食物根本不经过烧煮,也不加任何调料,他们只吃野草根和被马鞍压软了的肉。他们不知道犁的使用,更不知道房屋是用来居住的。他们是永远的游牧者,从小就习惯了寒冷、饥饿和干渴。他们的牧群拉着装载他们家属的大车随着他们迁徙。在车上,他们的妻子纺着线,缝制他们的衣服,生育和抚养他们的小孩。如果问到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就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他们平时只穿一件麻料裤子和一件用碎野鼠皮缝制的宽袖上衣。暗色的裤子有时会腐烂在他们身上,因为他们除了不穿它时,从来不知道更换。再加上一顶有前檐的帽子或一个帽顶堆在后面的无檐的帽,以及缠在他们长毛腿周围的山羊皮,这些就是他们全部的行装。他们的鞋子没有式样和大小,十分不利于行走,因此他们的步兵是不堪一击的。但只要一跨上马,他们就像被钉在马背上一样。他们的马又小又难看,但它们不知道疲乏,奔跑时像闪电一般。他们在马上度过一生,有时骑在马背上,有时则像妇女一样侧身坐在马背上。他们在马背上开会、做买卖、吃、喝,甚至将上身趴在马颈上睡觉。在战场上袭击敌人时,他们会发出可怕的叫声。如果发现有抵抗,他们很快便逃走,但以同样的速度再回来时,则一直向前冲击,冲破面前的一切障碍。他们不知道如何攻下一个要塞和击破一个有防御的阵地。但他们具有无可比拟的射击术,他们能从惊人的距离射出由尖骨制成的像铁一样坚硬的并能致命的箭。”
“西多因·阿波勒额尔认为,匈奴人的体格是在童年时受到一种人为的变形的结果。他告诉我们,这些扁平头的人样子十分可怕。”,“但锐利的目光时刻警觉地注视着远方。游牧人鹰一般的眼睛习惯于侦察无穷无尽的空间,会辨别出直至草原边际的人群或马群。西多因·阿波勒额尔还用一句诗来描写草原上令人惊奇的骑士模样:“当他们站立的时候,是中等以下的身材;而在马上时,则显得很高大。”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罗马人的恐惧,在无法正视当时现实残酷的景象使之描者的笔也在颤抖;透过罗马人的恐惧我们也同时可以看到他们字符中内心的真实;罗马人的记忆告诉我们,匈奴人会把生肉压在从马鞍下,然后吃这样的肉——(吃的是风干肉)——半生不熟的兽肉这一饮食习俗和甩绳套等等是我们看得到的亚洲内陆游牧民族到蒙古还保留着的习惯。
罗马人眼中的他们是是草原上的人,是游牧民族。他们在定居者的文明世界跟前显然与“众”不同(他们的外貌和气质是另类的,至少在白种人眼里的确是如此!);我们再把不敢肯定的眼光投向那个时代时,罗马人告诉我们,当年的他们就是蒙古人种!!
前一篇:匈奴帝国---刀锋上的苍狼(2)
后一篇:在希拉穆仁草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