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帝国---刀锋上的苍狼(2)
(2011-08-05 19:25:46)
标签:
苏武北海赵武灵王匈奴汉朝 |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引自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馀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
打到欧洲的匈奴阿提拉的形象
阿提拉的长相在Edward
Gibbon的<<罗马帝国兴衰史>>中有记载:他的相貌带着明显的民族痕迹。他身材矮胖,双肩很宽,短粗的脖子上长着一个硕大无朋的头颅,肤色较深,有粗硬的黑发和稀疏的胡须,鼻子扁平,一双深陷的黑眼睛。无疑,他保留了一些东方人的形象——确切的说阿提拉的长相具有北方中国人的形象。
苏武故事一
汉武帝时(距现在约2200年前),苏武以“中郎将”受命出使匈奴。苏武,字子卿,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人。他到匈奴办完外交事务准备回来,但匈奴却借故把他扣留了。单于(匈奴称国王为“单于”)威胁苏武,逼他投降,他坚贞不屈,就被秘密送到北海(贝加尔湖)附近去牧羊。单于对他说:“等到公羊生小羊的时候,你就可以回汉朝了。”意思是永远也不放他回去了。
苏武故事 二
到汉昭帝时,匈奴又提出要同汉朝和好,汉朝要求放回苏武。可是单于向汉朝使臣谎说苏武已死,无法送回。有个名叫常惠的,当年随同苏武出使匈奴,也被扣留,他听说过苏武被送到北海牧羊的事,便把这个情况设法告诉汉朝使臣。汉使于是也撒谎说,汉朝皇帝在上林苑打猎,射到一只从北方飞来的雁,它的脚上缚着一封信,打开一看,是苏武的亲笔,说他现在北海,并没有死。
单于听了大惊失色,只得承认,就把苏武送回汉朝。计算他留在匈奴的时间,前后已经十九年了。
由于这个故事,人们称书信为“雁足”。古人本有以鲤鱼象征书信的说法,(参看“双鲤”)从此就更以“鱼雁”来作书信代称,如“鱼肠雁足”。王僧孺(南朝梁人)诗道:“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也有人说作“雁音”或“雁帛”,柳贯(元人)诗:“江驿北来无雁帛。”此典也作“茹毛穷海”。
吹牛也不妨是事实_中国人的胡风
我们的话题应该从第一个学会穿“裤子”的人们开始,亚洲内陆游牧民族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裤子的,猎取的猎物皮毛和学会骑马在时间赛跑中碰撞使这些游牧民族变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骑士、牛仔们!
汉语当中“胡服骑射”说的是公元前326年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认为“匈奴军队裝束简便,人马合一,机动性强,能攻能退。” 所谓胡服,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
赵武灵王学习胡人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即胡人屡次对中原地区的侵犯、胡人骑射对中原人心理震撼,使他们不得不低下头向他们曾经认为“落后”的蛮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