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2009-11-27 14:21:05)
标签:
乘法估算教育 |
分类: 教育手记 |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
|
共享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结合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的实际。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掌握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建议(含教学手 段运用教学用具等) |
挂图。 |
二、基本教学设计(体现教学内容整体把握)
1.教学互动流程 |
||
时间 预测 |
教学内容 |
个性化修改 |
|
一、创境激趣师: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出示图片。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信息和问题。 二、自主探究1、师: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小组内学生交流计算。 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a.49元大约是50元,四年级全年级共有104人,大约是100人。50×100=5000元,老师准备5000元就够了。 b.49元可以看作是50元,全年级的104人可以看作是110人。50×110=5500元,应该准备5500元。 4)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 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谁估算时简便易算? 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以利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看作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再去相乘,计算出大约的数。 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卖出720桶,照这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卖多少桶? 学生独立估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方法。 三、练习内化 P61 学生独立估算,全班汇报 P61 列出乘法算式,写出估算过程,汇报估算结果。 P61 独立找估计的方法,交流各自估计的结果。 |
|
课后反思:
师: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生1:去秋游。车票和门票各49元,共2个49元。
生2:不对。车票和门票合起来一个人要49元,要买104套票,也就是买104个人的票。请学生列算式。
生:104×49。
是:为什么用乘?
生: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是1个49,2套是2个49,3套是3个49,104套是104个49,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用笔算合适还是用估算合适?
学生意见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认为:选择估算。应该准备多少钱?只用估算就行,又没有问一共要多少钱?
小组讨论交流估算方法。
生1:49(50)×104(100)≈5000(元)
生2:49(50)×104≈5200(元)
生3:49(50)×104(110)≈5500(元)
生4:49×104(100)≈4900(元)
从这4种方法可以看出准确得数在4900——5500之间。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合适?
生1:我选择第3种。因为第1,4种估出来的数比准确数小,老师带的钱少了,有人不能进公园玩。第2种104×50不好算。
生2:选择第2种。因为5200元比准确值大,而且最接近准确值。
生3:选择第1种,因为计算非常方便。
对于第3个同学大家认为有意见,比准确值小,带的钱不够,那就不好办了,不能选第1种。
师小结:我同意第2种和第3种,理由是估算的结果都比准确数大,老师带的钱够了。第3种更加比较容易计算,这种方法更优。
这节课学生即认识了估算的简便,又知道了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效果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