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3日游D2:沈阳-辽宁省博物馆(二)2024年3月9日

20-22号馆,丹青万象-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

齐白石(1864-1957年),中国近代书画家、书法篆刻家、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群虾图,齐白石,无纪年

墨虾图,齐白石,无纪年

牧童吹笛图,李可染,无纪年
李可染(1907-1989年),中国近现代杰出画家,齐白石弟子,范曾的老师。

葡萄公鸡图,李苦禅,1959年
李苦禅(1899-1983年),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齐白石弟子,蓝天野和范曾的老师。


墨马图,徐悲鸿,1942年
徐悲鸿(1895-1953年),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兰石图,陈师曾,无纪年
陈师曾(1876-1923年),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师从吴昌硕。

菊石图,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年),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牡丹图,吴昌硕

3号馆-墨西哥古代文明展: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

祭祀用陶香炉架,公元200-900年,玛雅文化
香炉架上部为美洲豹头像,下部为地下世界太阳神。两位神灵形象出现在同一件器物上,彰显了美洲豹超自然的力量,也烘托了宗教仪式的神圣氛围。
香炉架被用来盛放燃烧的熏香和树脂。祭祀仪式中,燃烧香火,来与超自然领域的神灵进行沟通。

祭祀用陶香炉架,公元600-900年,玛雅文化
陶香炉架塑造的是一个直立的拟人形象:人物脸部面容简化,眼睛上戴有与中美洲雨神相关联的眼罩,宽大的嘴巴中间有三条大舌头,两边的舌头可能与獠牙有关。头部两侧戴有羽毛头饰,耳饰为圆形。
身穿一件看似由羽毛制成的披风,所佩戴的装饰物垂至膝盖处,腰上系有一条几何图案的围裙。脚踝上戴有两条皮带制成的脚镯。推测可能是一位身着水神特征服饰的祭司,应与洞穴里的水下世界有关联。

地下世界众生形象陶香炉架,公元200-900年,玛雅文化
身着华服、居高临下站立在美洲豹头上的人物形象,周围还有不少地下世界的生灵。此类陶器常出现在洞穴中,表面洞穴仪式可能与祈雨有关。

地下世界众生形象陶香炉架,公元200-900年,玛雅文化
洞穴象征着地下世界的入口,供奉的祭品常被放置在洞穴内。陶品结合了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塑造了一个具有神奇力量,端坐于美洲豹头上的统治者形象。
他头戴华丽珠宝,身系一块装饰有交叉带和圆形图案的围裙,腹部以羽毛装饰,两侧还有植物和类似猴子的动物,以强调该人物作为地下世界主宰的权力。

神灵形象陶香炉架,公元600-900年,玛雅文化
香炉用于仪式中的祭器

地下世界众生形象陶香炉架,公元600-900年,玛雅文化
香炉架上面的塑像用以代表与神明相关的人类,可能与丰饶和促进降雨有关。

地下世界众生形象陶香炉架,公元600-900年,玛雅文化
一位以地下世界的美洲豹为装扮的统治者形象,头戴面具,手脚都似美洲豹的爪子,盘踞在一只豹的头上。香炉架常在仪式和庆典活动中被用来祭祀祖先和祈求生活富饶。

豹人陶塑,公元前1200-公元前900年,奥尔梅克文化

豹人陶俑,公元前1200-公元前400年,奥尔梅克文化



豹人首石雕(阿查),公元200-600年,埃尔塔欣文明

肩负美洲豹的豹人陶俑,公元600-900年,米斯特基得亚文化

雨神特拉洛克纹陶瓶,公元1325-1521年,阿兹特克文化
向雨神特拉洛克祭祀,以期获得雨水所奉献的祭品,瓶身上有明显的雨神特拉洛克面部特征。

雨神纹陶罐,公元200-750元,特奥蒂瓦坎文化
特奥蒂瓦坎的橙色陶器,以其薄壁和器表刻画精美神话图案而著称。陶罐有可能是祭祀仪式或其它活动中所使用的可承接圣水的容器。

祭祀用马镫口形陶壶,公元前1000-公元前800年,墨西哥中央高原文化
壶口、流、鋬(pan)合三为一,形似马镫,实为一根短圆管向下分岔为两个圆管,两圆管与壶身相通。把手上部为人首模样。

豹形陶罐,公元前500年-公元200年,奥尔梅克文化

豹人石斧,公元前1800-公元前200年,奥尔梅克文化。祭祀玉米丰收仪式上的祈愿用器。
豹人首玉斧,公元前1250-公元前600年,奥尔梅克文化,豹人头顶中间有V形,象征犁沟,人脸呈方形,象征玉米田。

祭祀用豹首形陶杯,公元200-750年,特奥蒂瓦坎文化
盛接圣水的容器

祭祀祖先丧葬用陶瓮,公元200-900年,萨波特克文化

萨波特克人流行土葬,所以容器里没有死者的骨灰。


玉米神石雕,公元1325-1521年,阿兹特克文化
玉米女神西瓦科亚特尔,意为“七蛇”女神,是玉米神的对应阴性神,也是成熟玉米拟人化的象征。数字“七”代表运气与繁衍的力量。

雨神特拉洛克陶像,公元600-900年,米斯特基得亚文化
陶像头戴由矩形带组成的精致头饰,抱臂坐地,脚上配有独特的保护器。其戴有圆形眼罩的双眼取形于云彩之状,是代表雨水与丰收的雨神“特拉洛克”的重要特征之一。
陶像表现了祭司正在向雨神转化的过程,双手环抱腿部的坐姿能够帮助他更好地连接异界。

12点多,有个志愿者讲解古代墨西哥文化,从奥尔梅克到特奥蒂瓦坎,再到玛雅和阿兹特克,讲得非常好,可惜我还得参观其它展馆,没全部听下来,非常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