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在酒店吃了简餐,坐地铁2号线,50分钟后到省博物馆站,出站就是辽宁省博物馆。
8点50分,博物馆还没开门,但门口已经排了不少人。周末各地的博物馆都是这样的,人满为患。提前一周在网上做了预约,在现场看了一下预约界面,离约满还差很多很多(1000+),所以现场预约完全没问题。
9点正点开门,刷身份证进馆,安检也没那么严格(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相比),无需存包,较长自拍杆也无人过问。
进来后想去租个语音导览,被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忽悠”租了一个AI智能讲解,押金200元,不限时租金40元。讲解得不错,可惜能讲解的展品太少,而且电池不禁用。
其实完全不必租语音或AI智能讲解器,周末听志愿者的讲解都听不过来,而且很多展品都可以扫二维码听讲解。
辽宁省博物馆展厅示意图
1号馆,飞龙在天。因为今年是龙年,所以把与龙相关的展品都放在了一起。

最知名的就是红山文化玉猪龙,又叫玉猪玦,是龙的最早雏形。

由于外形特殊,考古界对于该玉器是猪还是龙争议颇多,也有人认为是熊。其用途尚不明确,多认为是宗教礼器。
多地与玉猪龙同时出土的还有很多动物,如鸟、鸭嘴兽、鱼、龟以及四肢动物等,所以它更有可能是各种动物的最早胚胎,包括人类。
粉彩绿地紫龙纹盘,清宣统;矾红彩双龙戏珠纹盘,清宣统
龙袍,清
云龙纹镜,明洪武
云龙纹,始见于唐宋,贯穿整个明代,延续至清。在构图上以龙纹为主,云纹为辅。龙一般为腾云驾雾状,或在云间飞舞。龙腾云海寓意龙腾盛世,四海生平,同时也有政治清明之意。
四神,又称为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中国人比较喜爱的吉祥纹饰。四神也具有祛邪、避灾和祈福的作用。其中青龙是东方天际的守护神。
露地掐丝珐琅云龙纹执壶,清
青花龙凤纹把壶,清
龙凤双喜戳纱帘,清
宜春帖子岁朝图,清
宜春帖子以金彩云龙纹为地,蓝色纬丝缂织“青帝垂恩远,三春锡福多”,横批“喜到新年百事多吉利”。
岁朝图中有烟花、如意、器皿、画轴以及瓜果、鱼等新年供奉礼物。
6号馆,明清玉器展
碧玉透雕龙凤纹佩,清
墨玉蝠在眼前,清。一只蝙蝠咬着钱币。
青玉渔舟,清
白玉执盒人形嵌饰,清
白玉浮雕瓜蝶纹佩,清
白玉碗,清
白玉透雕灵芝佩,元明

白玉浮雕螭纹炉顶,明。螭(chi),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炉顶,元代时的帽顶,当时的人认为头上的东西是最尊贵的,最尊贵地位的人才能戴玉帽顶。明代将这些珍贵的玉器放在炉子上,故称为炉顶。元代炉顶是中国古代镂空玉器工艺的巅峰。

青玉浮雕仙人祝寿图嵌饰,清

白玉贴近花式碗,痕都斯坦(Hindustan)

青玉花式洗,明;青玉荔枝式洗,明;青玉桃式洗,明

青玉花式洗,明

青玉桃式洗,明

白玉花式高足杯,痕都斯坦(Hindustan)


白玉浮雕叶纹杯,痕都斯坦(Hindustan)
青玉梅花式洗,明
碧玉兽面纹簋,清
仿战国白玉龙形佩,清
白玉四喜童子佩,清
青玉兽衔环耳簋,清
碧玉女织图插屏,清
青玉透雕八宝纹饰,清
白玉鳜鱼,明。寓意“富贵有余“
青玉福在眼前,清。被钱币包围的福字。
白玉圆雕葫芦,清
翡翠葫芦,清
青玉马上封侯,清。马上趴着一只猴子。

7号馆,明清瓷器精品展

明清官窑瓷器撷珍,大部分珍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清瓷器吉祥图案示意图

茶叶末釉荸荠尊,清嘉庆;茶叶末釉绶带瓶,清乾隆
因釉面的质感颇似茶叶细末,故称“茶叶末釉”。清代被称为“厂官釉”,主要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乾隆制品釉色偏绿,色泽如螃蟹甲壳,俗称“蟹壳青”。

冬青釉三连葫芦瓶,清乾隆
冬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期仿宋元龙泉青瓷而创烧的一种瓷釉,又称“仿龙泉釉”。其最大的特点是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清代冬青釉以康熙朝为最佳。

天蓝釉螭耳椭圆洗,清乾隆
天蓝釉是康熙时期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颜色釉瓷器,因釉面色泽如蔚蓝色的天空二得名。康熙天蓝釉均为小件文房用具,雍正、乾隆两朝始见瓶罐等器型,大部分为官窑器。

冬青釉凸花如意耳葫芦尊,清雍正

霁红釉高足碗,清乾隆

霁红釉玉壶春瓶,清雍正
霁红釉瓷器是康熙年间烧制的仿明永乐宣德红釉的产品,釉面呈沉稳失透的深红色,分布着细小棕眼,故称“橘皮釉”。霁红,有时被写成“祭红”。此类器皿主要用于宗庙祭祀。

窑变红釉石榴尊,清雍正

青花五彩龙凤纹碗,清雍正

黄地素三彩双龙纹盘,清康熙
康熙时期,素三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黄、绿、紫外,增加了蓝彩。

白釉矾红彩龙纹高足盖碗,清乾隆


粉彩鹤鹿同春纹螭耳扁壶,清嘉庆

白釉矾红彩蕃莲纹甘露瓶,清乾隆
甘露瓶,也称“藏草瓶”,流行于西藏地区,为藏传佛教陈设专用法器,用于盛水或插草,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

白釉矾红彩云凤纹碗,清康熙

斗彩皮球花纹盖罐,清乾隆(上左);斗彩蟠螭纹尊,清雍正(上右)

斗彩缠枝蕃莲八吉祥纹花瓶,清乾隆;斗彩蕃莲双耳瓶,清乾隆

粉彩过枝花瓞纹碗,清道光;瓞(die)

粉彩缠枝蕃莲纹葫芦形壁瓶,清乾隆

粉彩百花尊,清乾隆
粉彩清代康熙末期创烧的低温釉上彩瓷器,是由珐琅彩衍生而成。粉彩又称“软彩”。
粉彩堆贴螭龙纹瓶,清嘉庆
珐琅彩牡丹纹碗,清雍正
珐琅彩瓷称为“瓷胎画珐琅”,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
粉彩百子纹碗,清嘉庆
五彩云龙纹碗,清康熙
青花云雷纹双环耳豆,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八仙纹碗,清乾隆
15-19号馆,古代辽宁展
“圉”簋,西周。圉(yu),养马的地方。西周盛食器。
蟠虺纹铜盉,春秋。虺(hui),一种毒蛇。盉(he),三腿温酒器。
彩绘壶形豆,春秋
陶鼎,战国
青铜豆,战国
花树状金步摇,晋
金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它的形状类似于簪或钗,在簪首上垂有流苏或坠子,随着佩戴者的行动而摇晃,因此被称为“步摇”。金步摇除了有装饰作用外,还能固定发髻。
鸭形玻璃注,十六国
从罗马帝国输入的玻璃制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交往的物品。只有玻璃注的腹部充水至一半时才能放得稳。
铜虎,十六国
鎏金木芯马镫,十六国
唐三彩三足罐,唐
釉陶舞马俑,唐
鎏金银扞腰,辽
扞(han)腰,又称捍腰,是契丹族的重要佩饰。它是一种由后向前裹在腰间的物品,可起到保护腰部的作用。

迦陵频伽纹铜镜,辽
迦陵频伽为梵语,意为“美妙声音”,汉译“妙音鸟”,常见于佛教雕刻,一般作人首鸟身形象。佛经说迦陵为仙鸟。

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金

男石俑,唐

陶俑,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