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10日游D3:阿努拉德普勒(二)2024年1月5日


早上步行到800米远的汽车总站,一是熟悉一下路线,好为下午坐大巴去波隆纳鲁沃(Polonnaruwa)做准备;二是车站附近餐厅比较多。
吃完早餐后,在附近叫了辆突突车,打算去阿努拉德普勒古城最远的那个景点阿巴哈亚奇瑞舍利塔(Abhayagiri Dagoba),和突突车司机砍了半天价,也只能到800卢比(合人民币18元),不到7公里的路程。突突车司机看是外国人,价格死活不松口,硬咬着1000卢比。

突突车沿着大景区外围的湖边行驶,在离景区还有2公里处,拐到景区收费站,我下车买了景区门票,25美金。其实整个大景区的各个景点,除了阿巴哈亚奇瑞博物馆(Abhayagiri Museum)查了票,其它地方都没查过。查票人员就是站在几个主要路口,查验来往突突车上的外国人,本地人肯定是来去自由。

阿巴哈亚奇瑞舍利塔(Abhayagiri Dagoba)
巨大舍利塔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瓦拉甘巴国王(Valagamba,公元前103年-公元前89年)掌权时期,这里曾是一个有着5000名僧侣的寺院举行仪式的地方。
舍利塔原来有100米高,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建筑之一,只有附近的杰塔瓦纳拉玛舍利塔(Jetavanarama
Dagoba)和埃及的胡夫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Giza)与之规模相似。
舍利塔名字意为“无畏山”或“保护山”。有经文记载,存放有释迦牟尼舍利的黄金牛雕像被安放在佛塔的核心位置。
舍利塔前屋子里的卧佛,看上去很新,应该是现代作品,供信众膜拜。
宝石宫(Ratnaprasada)
从阿巴哈亚奇瑞舍利塔出来,沿着大路往西走,路的南边是一大片僧人学院的废墟遗址,其中有两处很值得游览参观。那就是舍利塔西北边分别位于道路两侧的9世纪的僧人学院建筑幸存下来的雕刻异常精美的护卫石和月长石。
建于8世纪的宝石宫已成一片废墟,当初它有7层楼高,有着多层屋顶,现仅存一个雕刻精美的护卫石。

护卫石(Guardstone),僧伽罗语为Muragala。为古代斯里兰卡僧伽罗建筑特有。守护石是一对双椭圆形石板,顶部呈圆形,立于台阶最底部。

眼镜蛇王(Nagaraja),一种居住在阴间的半神、半人、半蛇的生物Patala,他一只手托着功德瓶(Purnaghata),另一只手拿着一根发芽的树枝,上面有叶子、花蕾和花朵。

头上戴着有七条眼镜蛇兜帽,脚下是一个或两个矮人-Sankha和Padma,他俩是财神库维拉(Kuvera)或神灵保护神布塔斯(bhutas)的侍从。

僧侣们的会议室遗址
月长石(Moonstone)

护卫石路对面的僧人学院废墟
月长石(Moonstone,又译月亮石),僧伽罗语为Sandakada
pahana,象征着佛教中的轮回,基于它的形状翻译成英语为Moonstone。

月长石首次出现于阿努拉德普勒时期的后期,并经历了波隆纳鲁沃(Polonnaruwa)、甘波拉(Gampola)和康提(Kandyan)时期的演变。通常它们只被放置佛教寺庙的入口处。

最初每个月长石半圆形石板的雕刻内容都是相同的。中央雕有一朵半莲花,周围有几条同心环。

围绕半莲花的第一个同心环是一排天鹅,代表虔诚;第二个同心环雕刻着复杂的花饰,代表欲望。



第三个同心环雕刻着四种动物:大象、狮子、马和公牛。这四种动物相互跟随,象征着生命的四个阶段:生老病死。

最外层同心环雕刻着一圈火焰,代表着永无休止的生命循环和人们正在经历的激情与痛苦。


阿努拉德普勒时期还发现有方形或矩形月长石,据认为它是月长石的起源,后来才演变成半圆形的。

台阶间刻着的小矮人,他们是财神库维拉(Kuvera)或神灵保护神布塔斯(bhutas)的侍从。
大象池塘(Eth Pokuna)
这里被认为是阿巴哈亚奇瑞修道院古老的蓄水池,它供应着整个修道院5000名僧侣的饮用水。水池长159米,宽53米,深10米。
救济院(Main Alms Hall)
救济院建于1世纪,公元5世纪初中国东晋高僧法显和尚(337-423年)曾在此居住过两年(411-412年),并对此地有所记载。
三昧佛像(Samadhi Buddha)
位于阿巴哈亚奇瑞舍利塔东边的三昧佛像。佛像建于4世纪。佛陀呈现以禅定印冥想姿势,它被认为是斯里兰卡最精美的佛像之一。

禅定印,佛陀入于禅定时所结的手印。双手平伸,手心向上。通常右手在上,两拇指指端相拄,交互叠于两腿间。



寺庙废墟


阿巴哈亚奇瑞博物馆(Abhayagiri Museum)
阿巴哈亚奇瑞舍利塔正对着的那条路,向南走三四百米就到了。这座博物馆是由中国政府捐资3000万卢比修建的。

一进门,当门卫知道我来自中国时很高兴,忙把我带到这个有汉字介绍的文化馆纪念碑前。

前面圆形地方是用来放水桶洗手的
博物馆参观结束后,阿巴哈亚奇瑞修道院一带的景点都看完了。门卫得知我要去考古博物馆后,热情地打电话帮我叫来了突突车。
考古博物馆(Archaeological Museum)
免费参观,但进门前先要登记,姓名、国籍、住址、电话等。博物馆位于一座曾经的英国殖民时期的行政大楼内,上下二层。室内的展品不允许拍照,户外的没人管。展品一般,草草看了一遍,一带而过,算是打了个卡。

12世纪的建筑装饰物


公元前3世纪斯里兰卡使用过的婆罗米文字(Brahmi)
米瑞萨瓦提亚舍利塔(Mirisavatiya Dagoba)
考古博物馆斜对面、步行几分钟就是这座巨大的舍利塔,它是杜图珈摩奴国王(Dutugemunu,公元前161年-公元前137年在位)于公元前2世纪占领这座城市之后最先修建的建筑。
据说国王杜图珈摩奴到池塘里去洗澡,他把装饰精美的权杖插在岸边。当他洗完澡想拿回权杖时,却发现这个有着佛祖印记的权杖无法拔出来。于是,他把这当成了祥瑞之兆,下令建造了这座舍利塔。
皇家幸福花园(Royal Pleasure Garden)
沿湖边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这个占地14公顷、有着2000年历史的大花园。
伊苏鲁姆尼亚寺(Isurumuniya Vihara)
寺院不在通票范围内,需单独购票,票价500卢比(合11元人民币)。
这座寺庙建于天爱帝须王(Devanampiya
Tissa,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07年)统治时期。
石壁上的浮雕是杜图珈摩奴国王(Dutugemunu,公元前161年-公元前137年在位)的儿子Saliya,他为了得到心爱的女人Asokamala而放弃了王位,这也是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王子。

寺院内的一个展厅,里面有不少描述Saliya王子和Asokamala这段美好爱情的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