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4日游D4:灵泉寺(一)-安阳2023年5月8日

一大早起床,洗漱完毕后,去旁边的白记羊汤吃了早餐,带上昨晚在沃尔玛买的水、面包等食物。7点半出发去安阳郊区35公里远的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安阳西南25公里的善应镇南坪村宝山与岚峰山之间。灵泉寺始建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年),由高僧道凭法师所建,初称宝山寺。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隋文帝杨坚诏寺僧灵裕法师(道凭的弟子)到长安,封为国统僧官,将宝山寺改为灵泉寺。至清末仅存石窟造像及摩崖石塔共209处、北齐及唐代石塔各两座。
灵泉寺石窟以摩崖浮雕塔龛最具特色,共有153座,被称为“宝山万佛沟塔林”。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阳市区到灵泉寺没有高速公路,出了市区走20多公里的国道,然后就是省道,到最后几公里就是乡道,车载导航都导不出来了,只能用手机导航。

灵泉寺山门

不到9点按导航来到灵泉寺外的一处空地,我们是第一辆车。当地村民和修缮灵泉寺的工人们看到这么早就有游客来,也是挺新奇的。

从灵泉寺外面堆积的建筑材料可以看出,灵泉寺尚处于修缮中,大兴土木,有几个大殿应该是重新建的,上山的道路也还没修好。

从边门进入灵泉寺,看见棚子下的桌子旁坐着几位中年汉子,我们说明来意后,让我们免费参观后面的两座唐代石塔。左边身穿黑衣的汉子腿有残疾,也是后来带我们上山看佛龛佛塔的“导游”。
唐代石塔
这是灵泉寺最有价值的文物之一。从台阶下去,可以看到一座单层密檐唐塔,下面是须弥座。塔身里有佛像。寺两边各立有一座石塔,目前尚存有一对儿唐代石塔的寺庙还是很少见的。

东塔
建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




石塔须弥座上风化严重的浮雕


歌舞和演奏乐器


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

石塔须弥座上的浮雕



弹琵琶

竖琴

吹箫


吹笛子
唐代石碑

据说石塔后面这块石碑也是唐代的,上面刻着的文字与灵泉寺有关。

石碑下是赑屃(Bi Xi),龙的九子之一,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石碑年代久远怕倾倒,两侧用巨石夹紧,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