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味道

标签:
海洋味道海鮮食美食 |
https://cgqwlg.bay.livefilestore.com/y1mdcyuvZ5ohzAWgCSPJwYDBjnbDvMbhB53UzK9R1dHfaBeBWJduDG-09EIL7xQGT-ZvwdkrHfPsR4zYdWRpSTOnnBkwyqSdQeYorlLfe3CVA5ZZyXq6zQhzX0C39deyggaotfuzWyfWAkoP_zGQHiRPw/photo-100.JPG?psid
我想我無法成為一個素食者的原因,是捨不下海鮮和甜點。
盡管紐約有出色的raw food餐館,平常去的餐館也有不錯的素食選擇,適合vegan的甜點包括冰淇淋也不少。
在海邊城市長大的我,印象中沒有碰濄淡水魚,父親嫌它們有泥腥味。
大多海鮮尚是活蹦亂跳的狀態,只需白灼,微微加一些鹽和米酒,已經清甜鮮美。
若干魚類,則要先用鹽略微醃一下,當地話稱作曝醃。到北方念大學,則只能以紫菜蝦米干貝略解鄉愁。
最不適應的是大漠中的兩年,除了刺身,餐館中偶爾見到的游水魚全是淡水魚,不吃也罷。
實在想念得緊,試過開車6個小時,跑去San Diego,在那裡迷上墨西哥菜。
Old Town那邊一家老餐館的fish tacos我可以面不改色吃上兩人份。
在San Francisco的一個夏天,在擔憂未明朗前途的同時,居然完全無礙我的胃口。
我的意大利髮型師諳熟城中館子,時常約了一干人,懷裡揣著酒瓶,一頓下來,就一家子一般的親密無間。
(很久沒跟他聯絡,他不用電郵,店裡不設電話,有興致才去-找他要撥電話給隔壁冰淇淋店,有意思極了的西西里老男人。也跟濄他出海。)
San Francisco完全得天獨厚,海鮮和當地各色應季的蔬菜無窮無盡,好吃的小館子遍布,配搭Napa和Sonoma出的酒(多數好館子亦跟酒庄關聯緊密),景緻又美,可以望海觀日落。
記得搭車沿盤山公路去Muir Beach,有時會在半山腰下車,去一家有露天花園的小館子。
混熟了,先跟廚子們廝鬧一番,食物也彷彿額外家常豐美。
再後來是Boston,自然不乏海鮮。夏天跟朋友在Cape Cod租個木屋,騎車游泳之餘,海鮮是主題。
或者再稍遠一些,去到Maine,露營的夜裡,將龍蝦埋在炭灰中,趁熱剝開沾butter吃 -有時原始粗糙的吃法,最是美味。
有一回在家海鮮鋪子,看到新鮮的sea urchin(海膽),黑幽幽滿身是刺,毛球般一團。
師傅堅持將其對半剖開,用小小水龍細細沖洗,說想讓我品嘗海洋的味道。果真肉質細嫩,入口即化,帶著涼意。
紐約的海鮮鋪子和館子,等我另外寫來。
照片裡面是昨日突發其來的想法,pistachio冰淇淋上面覆蓋煙薰三文魚,色與味,以及質感的對比過渡都十分微妙-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