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bmiddle/001nJg0Kzy6S6D8sGVcc2&690
兰若/
大同喜欢漫无目的翻些杂书,他有历史学家陈垣先生的《陈垣来往书信集》,一天跟我说,陈垣与谭家菜有些交集,《书信集》里收有谭祖任书信24通。
搜百度谭祖任词条:“谭祖任,字瑑青,是清末时期的著名学者,其独创的谭家菜享誉京师。谭家祖籍广东南海,在京城为官多年。谭祖任家学渊源,是有名的鉴赏家和词章家,其人爱好书画,擅写颜欧书法,而他的出名却不在诗词篆刻,以美食家名传于世。”
谭祖任祖籍广东南海人,陈垣祖籍广东新会,同为岭南乡党。二三十年代的北京,一座小城,若干杂人,大概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吧。
时下,不少的街边小店打出私家菜的招牌作为幌子,其实大多没有什么名堂。真有名堂的私家菜自然也有,不少的名菜就出自私家菜。私家菜里名声最大的应该是谭家菜。谭家菜即由谭祖任先人所创,后至他这一辈已成营业性质,名为代人宴客,其实只在圈子里接待些熟人熟客。
确切年份不详,应该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上下的一通书信:“援庵先生:久违清诲,曷胜驰仰。傅沅叔、沈羹梅诸君发起鱼翅会,每月一次,在敝寓举行,尚缺会员一人,羹梅谓我公已允入会,弟未敢深信,用特专函奉商,是否已得同意,即乞迅赐示复。会员名单及会中简章另纸抄上,请查阅。专此,敬颂著安。祖任再拜。一月二日。此函本拟邮寄,因近日邮局往往拆阅,故专人呈送。又及。会员名单:杨荫北,曹理斋,傅沅叔,沈羹梅,张庾楼,涂子厚,周养庵,张重威,袁理生,赵元方,谭瑑青。定每月中旬第一次星期三举行,会费每次四元,不到亦要交款(派代表者听便)。以齿序轮渡执会(所以通知及收款,均由执会办理)。”鱼翅会加主人谭瑑青共十二人,主人应该不用付费,其余十一人,一人四元,餐费一回四十四元。
棋圣吴清源生于1914年,在他的自传里记了儿时在北京的生活,“佣人中有看门的、厨子、车夫、奶妈、女仆等十多个,他们在院内都各有自己的小屋栖身。我们一家的生活状况,当时在北京属中产阶级的一般生活水平,并非特别奢侈。那时物价低廉,每月给佣人的工钱除了奶妈最高为四元外,其余的都是二元左右。总之,据说若有二百元,就足够维持我们全家一个月的生活了。
于是,可见谭家菜的价格之高了。
1936年5月谭离京南下,自香港致陈垣一信,信中还有:“星三会仍照旧举行否?闻定议在傅沅叔、鲍仰丞两处相间办理,我公是否仍为会员,便祈示及。”
至迟谭离京前,每月四十四元的鱼翅会还在办着。
陈垣的《书信集》中还收有1933年2月13日致胡适信:“适之先生撰席:丰盛胡同谭宅之菜,在广东人间颇负时名,久欲约先生一试。明午之局有伯希和、陈寅恪及柯凤荪、杨雪桥诸先生,务请莅临一叙为幸。主人为玉笙先生莹之孙、叔裕先生宗浚之子,亦能诗词、精鉴赏也。专此,即颂晚安。弟垣谨上。十三晚。”
手边没有更多资料,不知道胡适那一日有没有一试。据百度百科,1949年以后,谭家家厨出来自己经营,1958年迁自北京饭店,至今。
讲究的私家菜依旧,读王世襄先生、林文月先生的饮食文字,让我神往。那是真正完全的私家菜,并不经营予外人食的。
http://s14/mw690/001nJg0Kzy6S6Die54x7d&690
近些年来,北京有一家厉家菜让我觉得还能寻一点儿旧日谭家菜的遗韵。
1984年厉家的二女厉莉在中央电视台国庆家宴比赛中拿得第一。当时,大同的几个朋友办着一本《消费者画报》,把厉莉请到太原,在太原的三桥大厦办桌。大同有机会吃了一回。其后回忆起来,留下印象的似乎只有厉莉从北京家里带来的那块清酱肉。
厉家菜的主人是退休教授厉善麟,原在首都经贸大学讲授应用数学,祖上厉子嘉做过清廷内务府总理大臣,爱吃善吃,经百年传承。1985年,厉家就在北京后海羊房胡同11号的自己家里套用谭家格式宴客,厨房依旧是自家人经营,依旧是燕翅、鲍翅几种席面,起先每周只开一桌,因为燕翅、鲍翅多是些耗时的功夫菜,只能供应套餐,不能零点,即便这样,食客也是应接不暇,后来放宽为每周两桌(周六和周日),最后又改为每天一桌。
如今厉家姐弟已经把厉家菜开到了澳大利亚和日本。手边有一册2008年版的《米其林红色指南——东京》,314、315两页是东京厉家菜,给了两颗星,介绍为三间包房组成,最多只能接待24人。“初看菜谱简洁无华,实际上却是非常讲究的宫廷菜肴……只供应套餐,上桌的菜肴搭配流畅、承前启后、一气呵成。”
http://s10/mw690/001nJg0Kzy6S6DpHMRXa9&690
有一些经典的私家菜式流散到江湖,便成为尽人皆知的名菜,其中最为大众化的大概是宫保鸡丁。传说这是清末官僚丁宝祯的家厨手艺。丁宝桢,晚清名臣,咸丰三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去世后赠太子太保,所以才有宫保之说。
爆炒鸡丁应该历史久远,食材也不是什么稀罕玩艺儿,绝不会仅仅是齐鲁或者川蜀独有。
查袁枚先生的《随园食单》,里面就有“鸡丁”一节:“取鸡脯子,切骰子小块,入滚油炮炒之,用秋油、酒收起,加荸荠丁、笋丁、香蕈丁拌之。”虽然有荸荠丁、笋丁、香蕈丁,却少了炸熟的花生仁,这就少了宫保鸡丁中的那一点点香酥的口感。
现在炒一款宫保鸡丁很方便,市场上随时都可以买到冷冻的鸡脯肉。先将化开鸡脯肉用刀拍松,然后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放入蛋清和淀粉调好的浆内。葱姜蒜辣椒切碎,还可加适量的香菇丁。花生米用温水浸泡片刻后去皮,用油炸熟待用,另将盐、酱油、醋、白糖、料酒、鲜汤、淀粉调成滋汁。油锅烧三成热时将鸡丁放入,至断生捞出。锅内留少量底油放入辣椒和花椒炒出香味,也有用红辣椒末,先将其炸至棕红色,再加花椒。将鸡丁、香菇丁、葱姜蒜加入翻炒,再烹入滋汁,最后放入花生米炒匀,出锅即成。用这种方法举一反三,便是各式宫保。
这个菜关键是个火候,滚油爆炒,加料起锅。
http://s14/mw690/001nJg0Kzy6S6DuP1ud3d&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