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朋友的时候,诗人有着怎样的姿态?沉默不语,殷切嘱咐,还是盛情挽留?

送灵澈上人(小欢喜手绘)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这是一幅相当有意境的画面。一名背着斗笠的僧人,披着夕阳,伴着晚钟,离开深青色竹林包围的古寺,独自走向青山深出。灵澈上人是唐朝的一名诗僧,原来在绍兴的云门寺出家,后在游方途中,于润州的竹林寺宿了一阵。诗作者刘长卿是他的好友,诗里描写的是两人在竹林寺告别的场景。这一阶段的刘长卿正遭贬谪,与僧人惺惺相惜。同样是一个空寂。只是方外人乐在其中,宦海人苦不堪言。
小欢喜隐去了僧人的手脚,“隐”是妙的。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的家乡在楚地,却被贬到了吴地当江宁县丞。一个寒冷的清晨,44岁的王昌龄在位于镇江西北的芙蓉楼送别友人辛渐。他看着长江,嘱咐辛渐,你回到洛阳以后,如果有亲友问起我,你一定要告诉他们,我为官多年,依旧保持着廉洁,没有替家乡父老丢脸。
可惜啊,诗人难道不知道吗?大部分庸俗又寡情的家乡父老,根本不关心你是否保持着“一颗冰心”。他们从来就不在意别人的心是怎样的。他们只会问,王昌龄现在做到什么官了。听说他被贬谪了,以后估计也借不到光了吧?
山行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人张旭外号“张颠”,爱好喝酒和草书。唐文宗曾把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和张旭草书称为“三绝”,可见他的笔力。因此,这样一个张颠,写起诗来也很潇洒。朋友看到薄薄的乌云担心要下雨,要着急回家。张旭劝他,哪有那么大的雨啊,你去山里玩,就算不下雨,衣服也要弄湿的。来来来,你我再来一杯。
更多诗情画意,欢迎关注 @密斯赵 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