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偶像剧。“只看雷佳音”及“只看易烊千玺”的功能键设定,方便一众只关心颜值的女粉“大叔小哥,各取所需”。 这是一部文化剧。半文半白的台词使用的“名作动”等技法不计其数,加上“天干地支,十二时辰”的国学底子,没点文言文功底的就算看字幕也累得慌。 这是一部历史剧。作者将唐朝的帝王将相、各界名流改名换姓,布局其中。只有熟知人物原型的史学达人,才能分辨出里头的戏份是正传还是戏说。 这是一部旅游剧。长安一百零八坊以及水盆羊肉等关键词,只有西安当地人和资深驴友,方能会心一笑。

图片来自网络
这更是一部职场剧。封建帝制下有着庞大的官僚机构,加上外来民族、江湖帮派共同形成了体系,没点“组织头脑”,马上云里雾里。比起一群少女老妇莺莺燕燕鸡鸡狗狗的宫斗剧,这些老谋深算的老男人把仕途别在裤腰带上的“权游”才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
这就是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而男主角李必就是唐朝的“杜拉拉”。
张小敬的一句“神童”,开始了一个“前高管大叔”对“当红小领导”的戏谑。张小敬,一个胸怀大志并且在“围棋兴趣班”脱颖而出的天才美少年。凭借专注做事的拼劲和为国为民的忠心,初入职场就得到当朝太子的器重,在道教身份的掩饰下,年纪轻轻就做了靖安司的一把手,自信、真诚、勇敢并不知人情世故着。张小敬呢,是一个没两把刷子不会傲慢的资深实力派干将。他又不认识李必,看他白面书生的样子,产生“他是偶像派,不是实力派”的错觉也很正常。
不料作为初生牛犊的李必,气场够强大,面对张小敬的戏谑,直接抛出了杀手锏“你是死囚,我是领导,你的命捏在我的手里”。这就是职场人际关系的根本点——职位决定一切。少年得志的李必“想升”,“仕途无望”的张小敬“想活”,于是他们选择了合作,于公是为了天下,于私是为了自己的抱负和性命。合作是取得多赢的最有效也是最正能量的方法,自以为很拽的“怼”其实只是孩子气。
李必是个幸运儿,在职场总有老领导罩着他。开篇是何监——一个在“圣人”面前都能说上话的老功臣。何监一出场,就替李必给了张小敬一个下马威——别跟我摆资格,老夫比你长一辈。
然而,何监自己的运气却差了些。刚痛失了老友焦遂,就被劝退归乡。他骑着毛驴离开长安的那一天,该是多么心凉。但凡在职场有所作为的人,不想太早退休也是人之常情,职场能发挥他们的特长、获得自我价值认同的最佳途径,太值得留恋了。
回过来继续说李必,毕竟少年气盛,老领导的话有时也会听不进。最后把何监急得说了一句大白话“我不是想保靖安司,我是想保你!”这相当于老父亲舐犊情深的级别了吧?当然,若是腹黑一下,也可以理解成快要退的老领导扶持当权新人,卖个人情以便延续自己将来的影响力。还是正能量一些,相信何监对李必的惜才之心吧。
反正最后,这场权游的第一回合是右相林九郎赢了,何监和李必双双歇菜。问题是何监认栽了,李必居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碰了圣人的雷区。
这时轮到第二个老领导出场了。郭利仕,大内第一人,一个在“圣人”面前都能说上话的老奴。说是奴,其实是贴身大秘。皇帝言行的皮面和里子,他早就熟透熟透。郭利仕站的是太子一队,所以才会被右相用一些破茶盏给摆了一道,所以才会在宣完口谕后,赶走小跟班太监,跟李必说掏心窝子的话。
确切的说,郭利仕并不是部门的直接老领导,而是圣人身边的董秘,也就是最高指示的直接来源。他语重心长地将圣人隐藏在大白话下的意思一条条讲给李必听,然后也告诉了李必他的底线——
我今后是再也不敢在圣人面前替你美言了,不然就是结党。封建帝制最核心的是皇帝专制,所以“结党”是帝王最忌讳的事情。偷卖几个宝器最多就挨几句骂,结党可是要杀头的。也就是说,第二个老领导也罩不住他了。
李必从此进入职场的新阶段,他开始醒悟光活好勤快是没用的,还得懂人心。这并不是玩弄权术,而是一种做成事情的职场必要技能。事情都是要人去做的,尤其是走管理路线的高管,人际关系方面必须要通彻。李必的改变从怀疑“大案牍术”开始。
在该剧的开篇,李必令徐宾用当时最先进的“AI分析”大案牍术,推演出张小敬是最适合执行捉狼任务的人选。事到如今,他才恍然大悟徐宾与张小敬是旧相识,他不是靠数据选出来的,而是靠人。
李必俨然已经淡定,他明白了完成捉狼计划继而官至宰相实现远大抱负的道路还很长。有机会再与各位且看且分析。
更多热播剧剧评,欢迎关注 @密斯赵
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