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如何一本正经地“作天作地”

(2019-07-01 09:04:14)
标签:

艺术

音乐

莫扎特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she

分类: 文艺评论

        莫扎特的人生,从神童开始,如烟花般短暂。这位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只活了35岁,所以创作于32岁那年的《g小调第40号交响曲》应该算作“晚年作品”。这首曲子太作了,就是一个过了而立之年却贫穷潦倒的“彼得潘”在音乐里宣泄情绪——赚钱难啊、人心复杂啊、天妒英才啊……

        台湾少女偶像组合S.H.E2005年推出的主打歌《不想长大》中,曾使用了该曲最脍炙人口的一段旋律“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如今这三个80后也成了奔四的中年妇女,在组合解散后各自长大。

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如何一本正经地“作天作地”
密斯赵手绘

    暑假开启,让莫扎特告诉你,如何一本正经地“作天作地”。

 光有才华有啥用?光有才华就够了!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27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兹堡。父亲是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兼作曲家,母亲是大提琴和小提琴的超级玩家。莫扎特排行第七,在兄弟姐妹中最有音乐天赋。4岁作曲,5岁拉琴,6岁演出,神童的艺术人生一路开挂。

  然而,光有才华有啥用?

  就算得到了皇室的赞誉,公主怎么会嫁给他?莫扎特6岁时曾在演出时向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求婚而被众人嗤笑。就算当上了宫廷首席乐师,怎么防得住嫉恨他才华的小人的存心作对?大主教科罗瑞多实在太坏了,不但凌辱莫扎特,还千方百计断他的财路。在电影《莫扎特传》中,这个大反派被设定为前宫廷首席乐师萨里埃利。他在成功将莫扎特害死后,自己也精神失常了。

然而,光有才华就够了!

 

  电影中,萨里埃利在病院弹奏自己的曲子无人知晓,一弹莫扎特的曲子,连看护人员都耳熟能详,把他气得那叫一个懊丧。现实中,1781年开始,莫扎特不在意名利场上的失败,把人生的最后十年全部献给了作曲,因此给音乐史增添了无法抹去的璀璨一笔。

理性的“管乐组”安慰不了感性的“弦乐组”

 17886月,莫扎特成为辞去宫廷首席乐师这一职位(当时相当于音乐圈的金字塔尖)的第一人。这个夏天,重获自由的他犹如神灵附体,在短短六个星期内一口气创作出三部交响曲,g小调第40号交响曲》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当时莫扎特已经结婚生子。他的妻子康斯坦泽也出生在音乐之家,从小被当做歌唱家培养,但长大后仕途并不怎样,更糟的是身体也不好(生了六个孩子,四个不幸夭折),需要常年服药。莫扎特压力山大,只好写信向他的富商朋友普赫贝格求助:我坚信您是我真正的朋友,也因为您了解我是个正直的人,我才会向您倾吐我心中的曲折。并请您给予帮助。然而,普赫贝格知晓后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一点点钱。因此,莫扎特没日没夜埋头写这三部交响曲相当于“卖血卖肾”养家糊口了。

  如果说写第一首交响曲的时候,他还比较克制。到了第二首,他的情绪已如江河奔流,简直有点贝多芬式的悲愤狂暴了。事实上,莫扎特正是在时间轴上夹在海顿和贝多芬之间的、将交响乐发展壮大的重要角色。赏析之前先普及一下“交响曲”这个概念。交响曲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套曲。其中第一乐章为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徐缓,采用二部曲式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急速,采用回旋曲式等。

  《不想长大》一歌中使用的旋律就出自莫扎特这首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篇,是非常焦虑的快板。乐队中由提琴扮演诉苦的彼得潘,跑上来就絮絮叨叨地开始埋怨。管乐组则扮演被倾诉的对象,一群性格相对理性克制却也混得不怎样的同龄人,在劝解弦乐组的中年少年和中年少女。仔细听你会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一开始是“管乐组”在慢条斯理地安抚“弦乐组”,人心不古,冷暖自知,劝他们忍忍算了。不料“弦乐组”相当倔强,“祥林嫂强迫症”一样不断重复着埋怨之词,到后来连“管乐组”也被情绪所感染,一起失去理性作天作地起来。最滑稽的第一乐章临近末尾的地方,“弦乐组”有点精疲力尽作不动了,眼看“哭得累了的你就要睡得很无辜”,喝了一口“管乐组”递来的矿泉水后,又精神抖擞起来……

  第二乐章比较温吞水,只有几个不安分的音节偶尔跳出来作一下。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是整个曲子中最明快的部分,作曲家仿佛回忆起了自己刚进乐坛时的快乐时光以及开始品尝爱情滋味的青年期。可好景不长,不如意的戏剧化的旋律在第四乐章回归,弦乐组的音调一拉高速度一加快,简直就像在和死对头吵架。或者说的高大上一些,是艺术家在与命运抗争。总之,莫扎特在曲终作出了高度,作出了精彩!

  整个交响曲四个乐章听完需要三四十分钟。时间不够的朋友只听第一乐章也行,只需要七八分钟而已。想想天才音乐家都那么穷苦那么短命,普通人哪有闲工夫在现实里发牢骚呢?

  中年人的六一节意味着挖空心思配合学校排练节目,意味着钞票一把一把摸出来献给儿童用品商店、亲子乐园以及兴趣班,意味着十分正能量地督促孩子练琴,然后假装他就是未来的莫扎特……0MG,莫扎特那么苦,还是做普通人算了。

 

  1791125日,莫扎特在家中病逝,享年35岁。这个天真了一辈子的大师曾经说过:“我创作音乐好像猪撒尿一样简单。”猪?!佩奇,你妈妈喊你起床练琴了。


更多名曲故事,欢迎关注 @密斯赵 的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