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密斯赵
密斯赵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206
  • 关注人气:17,7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特芳丹的回忆》:你的妈妈是仙女吗?

(2019-03-15 08:12:49)
标签:

名画

艺术

柯罗

巴比松

孟特芳丹的回忆

分类: 文艺评论

        湖畔是一片迷人的绿森林,薄雾缭绕,宛如仙境;树林里的主角却不是仙女,而是一位带着孩子采摘野生蕈菇的平凡母亲。这副如歌如诗、满溢着自然之爱的画作《孟特芳丹的回忆》很适合在母亲节欣赏,这幅大作出自“巴比松七星”之一、卡米耶·柯罗的笔下。

《孟特芳丹的回忆》:你的妈妈是仙女吗?
大师原作

《孟特芳丹的回忆》:你的妈妈是仙女吗?
密斯赵手绘

      说明:这幅画实在是太完美了,所以改编的时候我找了一个特别的角度——将画面左右反转180度,将画面的中心人物从左侧移到了右侧。此外,柯罗不喜欢色彩丰富,我就存心加入了更多色彩,使画面从唯美仙境变成了绚烂人间。

 

拒绝油腻,在巴比松做一枚清新的美男子

       1796716日,柯罗出生在巴黎一户富商家庭。家里做的是服装生意,自小耳濡目染的柯罗拥有良好的审美才能以及越过实用艺术、学习纯艺术的经济条件。少年时他一直在家学习经营服饰,26岁才正式拜师学画。家里不差钱,给他请了好几名巴黎画家当老师。

29岁那年,柯罗离开法国前往意大利,生活了三年。这名衣食无忧的文艺青年充分享受了地中海的阳光与自然之美,也学习了意大利绘画的精髓。回国后,他爱上了旅行,和朋友一同周游欧洲,两次去意大利,三次游瑞士,然后到了荷兰英国,但最后留住他的是故乡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森林。

    在一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子里,他结识了一群热爱写生的朋友——卢梭、米勒、杜比尼……柯罗找到的“组织”就是闲云野鹤却又名震画坛的“巴比松画派”。巴比松村一点也不富裕,也不是什么“示范乡村”,但自然风光极其优美。整个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巴黎沸沸扬扬闹革命的时候,这里是文艺青年聚集的桃花源。不过柯罗那时已经是文艺中年了。他单身,也许正因为没有经济、家务、熊孩子的“油腻”约束,他才得以一辈子保持清新画风。插播一句,柯罗有点“妈宝”嫌疑,50多岁了也不结婚,还和父母保持着频繁的亲密互动,每周五都要共进晚餐,出门要经过母亲的同意。

        还是说他的画友们吧,这个有趣。世人口中的“巴比松七星”指的是卢梭、米勒、柯罗、杜比尼、丢贝、特洛翁、迪亚兹。除了出生农户的“拾穗者之父”米勒的风格比较现实主义,画派其他成员的画风都很浪漫,喜欢画风景胜过人物,他们的画风呢,又因为各自的性格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因此,同一片“枫丹白露森林”在“巴比松七星”的笔下有着不同的气质。

        卢梭是裁缝的儿子,母亲家有好几个画家亲戚,他特别喜欢画橡树,有点坚毅稳重的气场。丢贝比较“重口味”,喜欢用浓重的色调去描绘暴风雨过后的森林。迪亚兹喜欢画光照效果出彩的沼泽树丛。特洛翁偏好把动物和风景结合起来,牧牛是他擅长的题材。柯罗最要好的朋友杜比尼呢,其父亲和叔叔都是画家,算是艺术世家出生。杜比尼很擅长画水景,他买了一只小船,取名为舟上画室,然后划着船一边去拜访莫奈等画家,一边沿奥维兹河畔做长途旅行写生。水闸、航道、河口、海边……都被他收入画布,杜比尼也因此被称为“画水的贝多芬”。他可以守在湖边等一片云被阳光调到最佳视觉效果时,将瞬间定格成永恒。柯罗的风景画也给人这种田园诗般有音乐缭绕的“通感”,而且比其他画家更加朦胧梦幻。事实上,杜比尼的用光和柯罗的朦胧都可以视作印象派的先驱。

 

既有华丽的构图,又有质朴的情感

    柯罗一辈子没有为金钱奔忙过。他画技成熟后并没有像有些画家那样忙不迭去接单子赶制作品,而是连一幅画也不卖了,纯粹为画而画。他曾把自己的作品分成两类,一类是送去沙龙展出以至于获得赞誉的大作,比如《林中仙女之舞》;另一类是纯粹画来悦己的小品,比如《纳尔尼桥》。这很好理解,华丽的总比朴素的更吸引眼球。下面要介绍的这幅《孟特芳丹的回忆》既有华丽的构图,又有质朴的情感,堪称柯罗的代表作。

    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湖畔弥漫着薄薄的晨雾,使得绿色的森林呈现出几分仙境之感。画面中安排了一大一小两棵树,都在春风的吹拂下偏向画布左侧,枝桠的交汇处正好是黄金分割点,在小树下带着孩子采蕈菇的年轻母亲就是整个画面的焦点。不难发现,在大面积的绿色背景下,柯罗让母女三人分别穿上了红黄蓝三原色的衣服,这种色彩技法是符合规矩不会出错的经典。然而有些毒舌评论家却说罗的用色“天真笨拙”。于是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正方辩友”回敬说:“柯罗先生更像是一个和声家,而不是一个色彩家,他的作品仅仅因为色彩的简单,就具有诱惑力。” 再来看画中人物的姿态,母女三人做采摘动作的手臂、围绕小树所伸展的角度错落有致,十分自然。柯罗刻画细节的笔触也很细腻,不但很有耐心地画出了树叶不同受光角度的明暗,连树林在湖面的倒影都一丝不苟地对称着。

       他自己是这么说的:聪明人说得好,跟着人家的脚印走,你就是落在人后。寓真实于人们观察大自然时所得到的最初印象之中,就是艺术美之所在。假定某一景色使我激动,我一定在潜心表现它的时候,丝毫不放过使我激动的东西。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 ,艺术就是爱。的确,我们可以透过这副形色皆完美的画作看到温馨自然的母爱。这样的情感丝毫不逊色于林中仙女所带来的视觉享受。更加厉害的是,画家捕捉到了“微风吹拂、亲子采摘”这一动感十足的画面中最唯美的一帧,才使得静态的画面有了田园诗般的韵律感。

《孟特芳丹的回忆》:你的妈妈是仙女吗?
     1875222日,79岁的柯罗在巴黎去世。直到生命将尽,他的手里仍握着画笔。


更多名画故事,欢迎关注 @密斯赵 的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