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句老话,人再有钱还是每天吃三顿饭睡一张床啊。这句教育世人不要贪婪的老话在2017年之夏于十分叛逆的时尚界,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以GUCCI、FENDI为代表的国际品牌所发布的2017秋冬秀场上,纷纷走出了一次背好几个包的模特,可谓壕气十足。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花式叠包大法扑面而来
先来看一向奢华见怪不怪的GUCCI。赤壁之战似的一口气用金灿灿的挂钩串起了三个尺码几乎相同的小号包袋,从上往下依次是双G印花、经典红绿条纹以及带有珠宝镶嵌的花草印花三个风格的款式。这只是排列组合的一种,其他参与“叠包”的还有彩色皮质款、流苏款等其他样式。肩背、挂脖都有。长长的“包串”垂至膝盖,边上是模特同时戴了好几个戒指的纤纤玉手,夸张浮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再来看一向古灵精怪出奇制胜的FENDI。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号手提包上挂一个小号手包,大包以皮草款为主,手包是镶嵌珠宝或者流苏之类注重装饰性的类型。另一种则是大、中、小三个同样款式的简约型手包串在一起,有同样颜色的,也有不同颜色的。

在这两个时尚巨头的引领下,潮人们脑洞大开,叠包大法层出不穷。圆的、方的,不同形状来一串;肩上挎一个挎包,手上再提一个提包;A4腰上同时别上几个腰包,令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

重复和错落是视觉艺术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装饰手法
大家最关心的焦点是,这样同时背几个包到底好不好看。各花入各眼,以笔者的审美眼光,这场叠包大赛的输赢结果是GUCCI败FENDI胜,潮人之法则各有千秋。


重复和错落是视觉艺术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装饰手法。FENDI的同款不同码以及大包叠小包的两种形式,很好地运用了这两种技法。同款不同码的比较好理解,简约的几何形状和色块一经重复,立马出现装饰感。最古典的例子就是人体本身的左右对称性,自然赋予了人体这样的美感,人为运用在包袋上是可取的。至于大包叠小包的模式,则把花哨的(流苏款或镶嵌珠宝款)小包巧妙地变成了简约皮草大包上的装饰品,富有创意且丝毫不显得啰嗦。此外,就色彩上,无论是同款不同码还是大包叠小包,FENDI都注意了色彩上的协调,花而不要乱,可以点个赞。


反面教材GUCCI呢,没将简约款同款叠背,用的几乎都是花哨款,而且尺码又相同,基本上等同于上世纪80年代口袋里插一排钢笔的男青年。当时有个笑话,插一支钢笔的是知识分子,插一排钢笔的是修钢笔的。
那么一定有人会问,一只手上戴很多戒指的奢华装饰技法为什么就能得到认可呢?那是因为戒指本身尺寸大不到哪里去,再繁复的设计,戴个两三个在视觉上也不会显得太满。而那么大的包,三个就能垂到膝盖,又累又难看。
说到累,不妨再讨论一下叠包大法的功能。
叠包需要背包者性格和体能上的匹配

就功能而言,叠包是否妥当需要因人而异。比如说,性格上粗线条的潮人,习惯于把所有物件都扔在一个大包里,然后想用什么翻什么;而比较精细的时尚达人,更倾向于选择分门别类内袋比较多的包款。因此,叠包这一把内袋索性放到外面的做法,比较适合后一种消费者。你要是让一个粗心女汉子背好几个包,她估计根本记不住哪个包里装了什么,没准一顿饭吃下来,临走时还会忘记把所有的包都带回家呢。所以,对她们而言,实用性上会大打折扣。

此外,就是包的自重问题。但凡有出行经验的女士都知道,在需要长期背着行走或站立的场合,包的自重相当要紧。比如说去旅行,松软轻便的织物包一定好过厚重皮包。所以说,像FENDI那种轻薄手包一次串三个的做法基本上不会太多消耗背包者的体力,而GUCCI一次三个廓形单肩包的设计,基本上非女汉子都是吃不消的。
“壕”气外露是时代的气质特征
讲完了审美和功能,不妨最后再就心理层面对叠包大法作一番解读。如今的世界,物质层面上的丰盛比以往的年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互联网、社交网络、自媒体的出现,营造出一个更开放、更自我的精神氛围。也就是说,整个时代的气质变得“外向”了。

以前人们有才有财,都要藏着掖着,赢得谦虚低调的美名,也害怕自己和主流社会不一致而努力不出格。很多年轻人都因此未老先衰了。如今的年轻人则与他们的父辈祖辈大不同,以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为荣。“炫富”是近年才出现的词汇。“炫”字其实是个中性词,可以解读为炫耀优越感,也可以解读为展示风采。而“土豪”一词也非常有意思,可褒可贬,极具幽默感。既然霸气可以测漏,那么壕气为什么就不能外显呢?
对于一只就很贵的大牌包,一下子背几只当然会有“炫富”和“土豪”之嫌。关键在于美不美,实用不实用。如果既美又实用,这样的炫耀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如果不美或者不实用甚至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虚荣,那也是别人的个人偏好,看得惯看看,看不惯批评几句或者干脆拉黑就是了。

在“壕”气外露的时代,叠包大法只是九牛一毛。你只管自己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就OK。因为其他的,你根本管不着。
更多时尚热评,欢迎关注 @密斯赵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