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密斯赵
密斯赵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29,711
  • 关注人气:17,7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富林遗址公园亮灯,上海寻根之旅【图】

(2014-01-29 09:53:12)
标签:

广富林遗址公园

旅游

上海寻根

密斯赵

文化

分类: 老上海
    即日起至正月十五,位于佘山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开始首轮灯光调试。湖畔长约一公里的建筑已亮灯,水中的灯光屋景美轮美奂。每天17时至22时亮灯,可免费参观。
广富林遗址公园亮灯,上海寻根之旅【图】

    对于一座依靠近代外来移民繁荣起来的城市来说,上海人对于的“根”的情怀显得有些懵懂。尽管他们的祖辈或曾祖辈当年从各个小地方来到大上海闯荡的日记才刚刚开始泛黄,他们户籍本里的“籍贯”一拦已经退到了“出生地”的下方。上海人习惯于以“上海人”自居,每年只在清明时分才登上旅游大巴,浩浩荡荡地离开上海,寻着各自的“根”而去。
    然而,他们所寻的这些“根” 不过是百年之间的事儿,对于一个立县就已经700多年的老城来说,真正的老祖宗不会是这样的寻法。

    近年来,上海郊区陆续发现了一些远古文明,按时间顺序依次为距今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菘泽文化、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以及3000多年前的马桥文化。据考证,上述文化一脉相承,为同一族群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的文明。根据发现地的位置,加上余秋雨等文化学者的认同,上海人也就认可了自己的老祖宗曾寓居于松江、青浦以及闵行。徐匡迪当初在上海市市长上任演说时都说: “ 真正的上海人是松江人。 ”

    那么,郊区人就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人了吗?已有资料显示,这些上海郊区的先民是从江浙一带迁徙而来的。如此说来,上海人的老祖宗便是江苏人和浙江人了。

    然而,日前在松江再现的广富林古村落却将一个确凿的事实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在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这条族脉曾为一批外来移民所打断,一支来自山东、河南、安徽交界地的移民曾南下松江,繁衍生息。

    这样的话,上海人的老祖宗不就变成了河南人吗?!2008年的酷暑,我曾在广富林遗址现场采访了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宋建。一场以科学为根基、同时又蕴涵着人类无穷想象的寻根之旅开始了。

  

广富林文化——上海最早的移民村

广富林遗址公园亮灯,上海寻根之旅【图】
    4000年前,山东、河南、安徽交界地某村的村民遭遇了洪涝自然灾害,迫于生计,他们背井离乡,南下来到广富林,选了一个地方依湖而居。他们具备一定的智慧,在社会组织还不够完整的情况下,与先前高贵精致却濒临落寞的良渚文化进行了交接。两百年后,这些创造了广富林文化的“新上海人”神秘地消失于这片土地。来有影,去无踪。

 

    在松江大学城的西北面有个村子叫广复林。村子的北部有一块近6000平方米的荒田。自从今年4月中旬以来,每天都有一群神秘的“农民”在田中用一把细细长长的“锄头”挖宝。这一大片田地被分割成诸多25平方米大1.8米深的方格坑,田里不见任何作物,只见大大小小的坑洞。“农民”们正从坑中挖出些什么。

这些人其实并不是松江农民,其中不少是来自上博、复旦以及上大的教授、专家,他们手中的“锄头”是考古专用的“洛阳铲”,方格坑自然也不是普通的农田了,它们的学名叫“灰坑”。这里就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考古挖掘现场——广富林遗址,300名专家、技工正在挖掘的“宝物”是广富林文化的遗存。

    最具看点的当属此次挖掘出的8座墓葬,其中的5座位于生活区,2座远离生活区。在规整的长方形墓穴,先民的骸骨清晰可辨。最让专家兴奋不已的是这回在远离生活区的墓葬中发现了典型的“屈肢葬”,即身体侧卧,弯身落土。这是上海发现的第三例屈肢葬。区别于“仰身直肢葬”,被实施“屈肢葬”的人多为非正常死亡。上海首例屈肢葬为青浦福泉山某贵族棺木脚边陪葬的年轻女仆,另一例是闵行马桥双手被反绑的青壮年奴隶或囚犯。同样,在广富林发现的屈肢葬者也非正常死亡。工作人员根据骨盆、眉骨、下颌骨以及臼齿的磨损情况等指标判断出死者的性别和年龄,已证实为男性,死亡年龄为35-40岁,死亡原因可能为生病暴毙、战死或违反族规被处死。

    这次发现的墓葬都相当低调,连棺木都没有,只有其中的两座有陶鼎等少量随葬品。这些随葬品都是日常用品的微缩版,其朴实无华与良渚文化的等级森严、棺木精致、随葬品众多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可否认,尽管出现的时代较晚,这些村民当时还处于一个较低的生活水平。

    利用全站仪测出每个平面的数据后,广富林遗址的整个地貌已经复原。遗址的北部被认为为生活区,其间有一个湖泊。“依水而居”是先民的常态,他们对付潮湿的办法多种多样。在广富林,就留下了古人智慧的结晶。500平方米的泥地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洞眼,洞眼里藏着木桩。关于这些木桩的用途,专家们给出了几种可能。因为在岸边同时发现了草屋烧毁后的遗留物“红烧土”,因此这些木桩是“干栏式建筑”的“根”的可能性最大,足足比陆地高上0.9米的房屋使先民们高“居”无忧。此外,这些木桩也可能是小码头或者先民用来洗衣服的河埠。

    出土的陶器是一个寻根的突破口。由于此次出土的炊具的样式和当时中原的陶器相仿,因此专家推断这是一支来自河南、山东黄淮一带的移民队伍,迁移的具体原因现在还不能断定。可能是因为洪灾之类的自然灾害。

    此外,广富林的陶器还引发了第二个兴奋点。在生活区的一条淤塞壕沟内,同时出土了一些相对精美的陶器碎片。通过测量其碳14和碳12的比值,专家认为这些碎片来自于更为古老的良渚文明时代。这些碎片很多来自反复烧煮的炊具,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是良渚人丢弃生活垃圾的地方。也就是说,良渚时代的先民的生活地带也在附近,两种文化在同一地点发生了重叠。在部分灰坑壁上,可以明显看到千层糕一样的表面,良渚时期和广富林时期的泥层正相邻。

    良渚文化是一种非常高贵的文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等级制,还有宗教崇拜。从马家浜文化到菘泽文化再到良渚文化,老祖宗在上海郊区的据点越来越多,人丁也越来越兴旺。到了良渚文化已有20多个据点,一度繁华。不过后来良渚文化也开始衰退了。正在此刻,广富林文化就进入了良渚文化在松江的地盘。历史上,这样的“进入”有两种结果。普遍的结果是外来文化融入当地文化,少数为政治经济力量特别强大的外来文化迫使当地文化屈从。从实力看,来自中原的广富林先民并不如良渚先民,加上在壕沟现场也没有发现战争痕迹,因此两者的关系可能是一种自然的过渡。专家指出,在这两种文明交替的时期正是中国人口流动很大的时期,一般而言,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多少会有冲突,比如在龙山,就考证出“外来人挖当地人祖坟”的事件。对于广富林先民来说,他们人口很少,据点也只有松江这一个,找不到冲突痕迹也属正常。他们多半是“融合”到了当地文化的“主脉”之中。

    这3个多月来在广富林村的“千层糕”中已经出土了新石器时代(良渚、广富林、马桥)和周、汉、宋、元等时期的大量文物。重要的出土文物已经送出,部分器具已经在村里临时的工作室里修复。据介绍,技工首先要挑选出从口到底都有的残片,进行拼合后如果还有缺损,那就用石灰填补缺口。通常情况下,一件一百多片残片的物件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才能修复。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成本去修复一件古代平民用的碗值得吗?当然值得,因为文物价值并不能等同于它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比如在此次的发掘中,发现了稻粒、菱角、莲子、鹿角等动植物遗存。从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可以得知先民的饮食习惯和狩猎生活,价值不小。

 

寻踪提示:

    广富林文化遗址位于松江余山乡广富林村村北的施家浜河道及两岸一带。1958年,当地农民开掘河道时,发现了大批古代遗物。1961年9月,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探明遗址为2层:上层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下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良渚文化类型。1977年,这里成为了市级文物保护点。在1999年至2005年期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曾多次对广富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于2000年确定为“广富林遗存”,2006年升格为“广富林文化”。

    以往的发掘区域主要位于十几万平方米的遗址中心区。不过当时只是选取了1000多平方米进行挖掘。大部分遗址仍然被掩埋在农田之下。与以往不同的是,2008年这次的“抢救性发掘”选址于中心部位以外的建设控制区,面积有6000平方米之大。

    根据规划,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前,广富林遗址的外围将扩建成一个古文化遗址公园。这次挖掘就是在此项目做的准备。公园里的博物馆将以“上海之根”为主题,以文物、蜡像等形式再现先民的生活场景。其中的农耕文化保护区还将设置古代农耕体验、手工制陶体验等项目。

    到目前为止,一般游客可以自由去广复林遗址现场参观。但主体挖掘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去看的话,只能看见推土机填补灰坑的场景了。据悉,大部分专家已于7月14日撤离现场,挖掘工作将于7月底彻底结束。

    在上海追寻广富林文化只要去广富林村一个地方就可以了。但这其实是一个“移民文化”的特例。在考古学上,每一种文化都是以其第一个发现地点来命名的。因此,一个文化很可能分布在好几个地点。上海古文化分布的范围之大令人乍舌。接着,便从最古老的马家浜文化开始,继续这次寻根之旅。

 

 

马家浜文化——面貌端庄的“上海第一人”

    马家浜文化晚期,有一批先民从昆山、吴江、嘉兴马家浜等地长途跋涉来到上海发展。这批江苏人、浙江人点燃了熊熊篝火,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就是上海人学术意义上的“老祖宗”。

 

    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是能在上海找到的最早的人类文明遗迹。从命名可得知,马家浜文化的源头并不在上海。据考证,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南至钱塘江,西抵茅山,北边可达长江北岸一带,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马家浜先民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粮,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还进行渔猎。他们在木柱间编扎芦苇后涂泥为墙,用芦苇、竹席和草束铺盖屋顶,居住面经过夯实,内拌有砂石和螺壳,有的房屋室外还挖有排水沟。多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是该文化独特的炊具。死者埋入公共墓地,随葬品不丰富,不悬殊。在常州圩墩和吴县草鞋山发现用陶器覆盖人头骨或把人头骨置于陶器中的特殊葬俗。同性合葬为母系社会的葬俗。

 

寻踪提示:

    上海的马家浜文化有三个据点,分别为青浦福泉山、青浦崧泽、金山查山。

    出土于青浦崧泽遗址下层马家浜文化俯身葬墓中的“上海第一人”值得一看。他的头骨保存大体完整,浓眉大眼,隆鼻丰唇,有着坚实的颧骨和下颌。专家推定这名25至30岁的青年男子为迄今发现最早的上海先民。在朱家角的青浦博物馆里有该男子的复原头像。

 

 

崧泽文化——开始有别于黄河流域的先民

    马家浜先民在上海的据点越来越多,经济生活也日见繁荣起来,其生活方式已和北方黄河流域先民有了明显区别,崧泽文化随即诞生。

 

    马家浜文化的后继者是崧泽文化。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4900年,属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得名。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文化阶段。青浦区发现崧泽文化遗址4处(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金山坟遗址、寺前村遗址),出土各类文物800余件。

    崧泽先民的农业处在锄耕阶段,猪的饲养是重要生产活动。葬式是将人体平放在地上,堆土掩埋,一般头向东南,仰身直肢,随葬品放置在身体周围,主要为死者生前使用的石器和陶器,有的还口有玉琀,颈佩玉璜,臂带玉镯,其墓葬方式与北方黄河流域挖土坑埋葬的习俗有明显不同。
   

寻踪提示:

    上海的崧泽文化据点要比马家浜文化多,光青浦就发现了崧泽、福泉山、金山坟、寺前村四处遗址,在松江也有姚家圈、汤村庙遗址。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可以一寻。福泉山位于青浦县重固乡钱家经村.虽称之为山,其实是4000余年前人工堆成的一个椭圆形土台。该土台形似覆船,故又名“覆船山”。1979年以来,先后3次发掘,面积约2150平方米。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被誉为上海的“金字塔”,此地最有看点的当属“五色土”。在福泉山古文化遗址的灰黑色土层中,发现87座西汉墓和4座战国晚期的楚墓。而此次所要寻访的远古文明则是灰黑土层以下的三层灰黄土层。最上面的一层为灰色和黄褐色,其中发现了良渚墓葬18座,墓内陪葬物制作精细,为新石器时代罕见的珍品。下面一层是黑褐土层,发现17座崧泽晚期墓葬,其中的同性合葬和男女合葬为太湖地区的首次发现。再往下是灰黑土层,属崧泽文化早期古人的居住地遗址。这一层层的土色变化,反映了马家浜、崧泽、良诸文化的叠压关系,好比一张距今60OO年至2000年的上海古年历。

 

 

良渚文化——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高峰

    他们种植水稻,开始养蚕纺丝,族群里不但分出了贵贱,还有了祭祀先祖、天神的仪式,文字形态也开始出现端倪。虽然由于北进失利及水患,良渚文化主体很快就衰落了。但从社会形态特征来说, 良渚文化第三期已进入原始文明社会。良渚文化刺激了中原地区原始文明的极大发展,并产生剧变,最终形成了中国繁荣的早期文明。夏商文明礼仪制度中的琮、钺和神人兽面纹即来自良渚文化因素。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到4150年。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高峰,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

良渚的物质文化特别发达,以高贵、精致、华丽为特色。当时的炊器大多是鼎。“黑衣陶”是良渚时期陶器的一个显著特征。器壁薄而规整,纹饰有鸟首蛇形纹、勾连纹、编织纹及鸟纹等。玉器也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中华民族的玉文化也是此时发展成熟起来的。良渚文化等级森严,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因此此时期的墓葬就开始出现活人陪葬现象。
   

寻踪提示:

    上海的良渚文化据点超过了20个,其中有松江广富林、青浦福泉山、金山亭林、青浦寺前村、闵行马桥镇等。

    青浦博物馆里的良渚文化展厅是最漂亮的一个展厅。琮、钺、璧……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雕工之精为世界史前玉器之最。这一时期出土的玉温润晶莹,没有遭到太多的侵蚀,保存了原貌。其中玉琮个体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天地相通的思想相吻合。玉器上的纹饰除神人兽面图像外,其他出现最多的图案是鸟。

 

 

马桥文化——在衰退中曲折前进

    自然环境变差了,经济能力变弱了,村落的规模缩小了,族群的分布扩散了……但这些不利因素并没有阻挡上海先民发展的道路,虽然不如良渚那般辉煌,顽强的马桥先民仍旧生存了下来。

 

    马桥文化是以上海闵行区马桥镇东的马桥遗址第四层为代表的青铜时代早期文化,距今约3300-3000年。

    马桥文化有一个奇特的返祖现象:即在良渚文化晚期出现的许多耗工费时的稀世珍品,包括玉器,带细刻图案的陶器、象牙器,在马桥古文化遗址中均未发现,遗存只是些粗陋的陶器杂件。同时,作为马桥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结构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为简单。考古界认为,造成这样的“倒退”除社会发展因素外,很大程度受了生态环境的影响。新石器晚期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故而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沿海先民在亲人大量死亡后,不得不离开故土,远走他乡。于是,就造成了马桥文化的突然衰落。

 

  寻踪提示:

    上海的马桥文化据点有10来个,最主要的马桥遗址位于闵行马桥镇以东2公里。该遗址发现于1959年,20世纪60年代进行过两次发掘。这两次发掘认定遗址的面积大约为5000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松路南的俞塘河南北两侧。

    马桥文化的去向则可从金山的亭林遗存中找到脉络。亭林出土的各类器物,石镰和三角形带柄石刀等显然与马桥文化一脉相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