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6日为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主题是“天才创新家”。然而,国内的大环境却是原创的极度卑微,山寨的大肆横行。长此以往,人类的智慧会倒退,羞耻心会沦丧。与大家分享一个近日遭遇的亲身经历,为保护知识产权呐喊!
4月19日,我偶然发现《完全生活手册》近期一篇名为《春日花花烧烤会》的报道,在未告知本人的情况下,大量使用了我的博文《上海春日烧烤地图【图】》中的内容。

2012年4月18日出版的《完全生活手册》
《完全生活手册》好歹也是上海的一份知名周报,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有失体面的行为。故采取私信形式,向其官博@完全生活手册官方微博进行了投诉。
4月23日下午,在未得到任何回复的情况下,我直接打电话到他们编辑部,找到了该报道的编辑Radium。Radium表示,其领导责令其进行调查,经回忆和核实,他给出的解释是“我是从人民网搜索到这篇文章的,人民网的责任编辑郝洪也没有注明稿件来源。”
众所周知,人民网作为人民日报的兄弟网站,可谓根正苗红。他们的编辑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于是,4月24日下午,我在网络上查到了人民网的页面,果然是全文转载了我的博文且没有注明来源。从该网站的上海频道最近的报道看,那个叫郝洪的责任编辑已经离职或者改去其他频道。在向其微博@人民网投诉石沉大海后,我拨通了人民网的监督电话。无奈该电话一直占线,持续一段时间后就自动切断了。

2009年4月7日的《人民网》
就此,我想就该事件和广大博主和媒体人分享一些感受和理解。
1、默认的“行规”——如果别人都在偷,你也去偷吗?
Radium表示,他在《完全生活周刊》任职4年来,从没碰到过类似的投诉,认为随意使用网络资料是国内纸媒的默认“行规”,并提醒我“不要把那么详实的报道”贴在博客中。作为一名在媒体圈摸爬滚打了10年的“老记”,我想对他说的是,弟弟,如果别人都在偷,你也去偷吗?我可以接受你的口头道歉,但更要提醒你,如果你选择偷懒,选择继续同流合污,将来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媒体人的,也不会有优秀的媒体雇佣你,职业的道路只会越走越窄。
的确,随意使用网络资源的现象在国内纸媒很普遍,其后果有两条:第一、未经他人允许,将图文用于商业媒体,是对原创者的不尊重;其二、擅自摘编网络内容而不去采访,也是对你所在职的纸媒读者的不负责。
2、如何活下去——传统纸媒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就自暴自弃吗?
事实上,我的这篇博文是2009年的陈年旧稿,当初的每个细节都是我一家一家打电话去采访核实的。人民网对此进行全文转载,也是2009年的事情。所以,如果说人民网是侵权,那么2012年摘编该文的《完全生活手册》不但侵权,还有渎职的嫌疑。
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势必会与传统纸媒争夺读者。一个不向读者索取任何费用的博主都能做到实地采访,那么作为一家零售的正规刊物,怎么可以用过期的信息堂而皇之地欺骗读者?羞耻心何在?责任感何在?如果纸媒就此自暴自弃靠抄袭网文来生产文化产品,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4月25日,国家版权局在京召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媒体互动会。据初步统计,在微博上提出意见的已逾百万条。
博主们,编辑们,读者们,网友们,你们表个态吧!
欢迎加我微博,一起讨论:weibo.com/misszhao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