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启文作品评介 |
分类: 我的作品评介 |
《夜有多深》:一部试图超越自身的探索性作品
《花城》2007年第6期头条发表
《小说月报》2008年第1期转载
【周一民 评点】
在当代小说创作中,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刻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尽管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作品不少,但大多是漫画式的,少有审视的、透辟的剖析。陈启文的中篇小说《夜有多深》(《花城》2007年第6期)无论对于他本人,或是对当下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创作,都是具有挑战性的。他一开始就把笔锋(如解剖刀般)直插到了主人公吴峤的心灵深处。这是一位典型的甚至非常纯粹的知识分子,而身为心外科大夫,这一特定的身份原本就具有隐喻和象征的意义。
在叙事上,这部小说无疑带有现代派小说的实验性特点,从头到尾,几乎完全靠吴峤主体的意识流动,来再现他的大半辈子的几个重要生活片断。而这些片断又是靠与他的生命血肉相连的两个女人来穿插与连缀的。小雨,一个浪漫的充满梦幻式追求同时也对生命与存在充满悲观追问的女子;若凡,一个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而若凡最终得以拯救,并成为吴峤的妻子,是因为小雨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浪漫的幻觉而死于轮下,最终她的心脏被移植到了若凡的胸膛。这是一个多少有几分残忍的故事,却被作者处理得很干净。然而对于吴峤,当恋人的心脏在妻子的心口跳动时,却让他感到了生命双重的脆弱。他大半生活得小心翼翼,在无助与拯救、偶然与必然、灵与肉、内心与现实存在的双重挤压下,最终变得精神万分疲惫,颓唐,灰暗,他的灵魂,仿佛正在漆黑的深夜里一点点流失。知识分子的清高、孤傲与软弱,在他身上都得以充分表现。然而,陈启文永远都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写作者,在最后,当又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美丽女孩出现在吴峤的面前时,对生命的拯救,对于一个心外科大夫,一个知识分子,几乎是下意识的觉醒了。尽管这样的复苏异常缓慢,然而它毕竟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天性,也就让人感到自然而然。而这样的一种复苏,一种觉醒,一种属于知识分子的力量的回归,正是这部中篇的核心意图。或许,在吴峤开始拯救这个女孩之前,他自己也得到了救赎。
【相关链接】
《小说月报》已转载陈启文小说
流逝人生(短篇)/《小说月报》1992年第8期
太平土(中篇)/《小说月报》2005年第1期
河床(长篇节选)/《小说月报》2006年第1期
河流的秘密(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3期
夜有多深(中篇)/《小说月报》2008年第1期
《花城》已发表陈启文小说
爱弥尔的发明(中篇) |
《花城》2005年第2期发表 |
河床(长篇) |
《花城》2005年第6期头条 |
象形瓦釜(《河床》第四部) |
《花城》2006年第3期头条 |
一条船能走多远(《河床》第五部) 夜有多深(中篇) |
《花城》2006年第4期头条 《花城》2007年第6期头条 |
《花城》2007年第6期目录
[中篇小说]
夜有多深……………………………… 陈启文
紫………………………………………
王
牛事……………………………………
老
村庄的黄昏…………………………… 黄金明
[花城出发]
遍地阳光……………………………… 李继慧
家族传说……………………………… 李继慧
玩篮球的男孩………………………… 李继慧
夏伯的夜晚…………………………… 李继慧
访谈:蕴藏在悲伤中的美……魏英杰 李继慧
[短篇小说]
船长的迷航…………………………… 刘继东
为乡人作传……………………………
鲍
小说二题………………………………
盛
[诗歌]
一千年一万年………………………… 王乙宴
近作五首……………………………… 陈陟云
[散文随笔]
我们身体里的莲花……………………
夏
一颗蝴蝶糖…………………………… 邓凛然
[现代流向]
中国建筑的母题冲突…………………
[花城论坛]
“女红”经验:超越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