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2020-12-05 00:26:06)
标签:

香山邮局

八大处

南马场水库

杂谈

分类: 游记

20201122 星期日  

昨天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气温骤降,今天又是小雪节气,特别的应景,终于有了冬天的感觉。


担心雪后路滑,放弃了爬长城的计划。恰巧上次去京西古道认识的几位山友相约一起走香山,便有这次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的小穿越活动。


香山到八大处是非常经典的户外路线,有很多种走法,可易可难,是户外拉练的基地之一,驴友称之为“香八拉“。我们所选的是一条较休闲的线路。


一行七人早上九点在邮局集合后出发,穿过居民区就是进山的步道。昨天城内雪下的虽大,但很快融化了,早晨起来几乎看不到下过雪的痕迹,大山却将雪悄悄地收藏起来,特别在山的阴面、密林深处依旧白雪皑皑。


天气格外晴朗,天空蔚蓝如洗。风虽有些冷冽,却极清爽。早晨的阳光明媚却没有温度,透过树梢在雪地留下斑驳的影子,如诗如画。


美丽的雪景使人心情愉悦,尽管上山的路被踩的溜滑并不好走,甚至有两段需手脚并用才能慢慢爬过去,但无人抱怨,反而增加了许多乐趣,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任何时候走香八拉都不会寂寞,总会路遇许许多多登山者。有成群队的,也有许多独行客。或擦肩而过后相向而行,或结伴同行一段后又不知何时走向了何处,几乎所有步道上都能看到人影,正所谓你将对面山上的人视为风景,不经意间你也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


    正午时分,我们路过南马场水库。这里的雪已经融化,但雪后初晴的南马场水库格外漂亮,水天一色,水平如镜,蔚蓝深邃,如一块蓝宝石镶嵌在大山的怀抱,给苍茫的群山增添了一份灵动。这里有山有水,背风朝阳,是路餐的好地方,故水库边的小广场上聚集了上百人在此休息吃饭,非常热闹。


我们沿着水库边的木栈道前行,过茶棚-五里坨到达翠微顶,从翠微顶下撤到八大处的七处。


八大处公园内的游客不多,由于今天能见度高,站在高处能将整个北京城尽收眼底。


邢哥是位诗人,进八大处必去精印谷,这次也不例外。精印谷在六处下来右手边的一处山谷内,将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印章刻在山谷中石头上,形成了这条以石刻形式展示中国印这一传统文化的山谷,极有特色。


中国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连同书法、绘画、诗歌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精印谷中的印章最早可追溯到殷商三印,而后按年代分为自先秦到清朝的八大印区,每个印区选取的都是所属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印章艺术,即有官印,亦有历史名人的私人印章,不拘一格,众采分呈。


山谷很静,除了相机快门的“咔擦“声外,几乎没有其他声音。山谷也很长,从六处一直延伸到四处。精印谷是露天的文化长廊,是八大处特有的人文景观,对于一般游客来说,可能仅是一处旅游景点,但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参观这里,不亚于一场视觉与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我们自上而下将这些石印一方一方看过,心中无比感慨,每方印章里,都蕴藏一段历史、数个典故、无数个故事和传说,再次感叹中华文化的玄妙与博大精深。


下午三点离开八大处公园,活动结束,大家道别各自寻找适合自己的公交车返城,并期待在下次活动中再次相聚。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记香山邮局-挂甲塔-南马场水库-八大处穿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