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雨宏村

(2014-06-24 22:03:29)
标签:

宏村

徽派建筑

徽商

分类: 游记

http://s7/mw690/001nJ9Vdzy6JEebIPCC36&690  

     每个人心中都有几个特别想去的地方,宏村,一直是我梦停留的地方。傍晚时分,这样一个绵绵的雨天,我和同伴携手走进了烟雨蒙蒙的宏村。

 

    双脚一踏上那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就仿佛走回了那个已经远去的年代,真心感谢喧嚣浮华的尘世间还有这件一个静谧的小村庄,如诗如画,让人心安、心静。

 

  这是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山抹微云,碧水连天,烟雨霏霏,点点滴滴仿佛细数着女儿心事 

 它犹如一幅写意的中国水墨画:水与墨、白与黑,静水、小桥、白墙、黑瓦,一笔笔勾描,一层层蕴染,诗情画意,有声有色,浓淡有致,可行胸臆。

 

 这是一个不需要太多色彩便能让你惊艳的地方。一抹蓝,就能成就极目徽天舒的悠远;一抹红,便是那探出白墙之外的红蔷薇的灿烂;一抹青烟,袅袅万里天上人间;一抹黛暮,恰似怅卧新春的娇娘,眉眼处还泛着淡淡的梦痕。

 

 有远山一抹青缈的背景,当上面再描上些白墙、黑瓦、锦堂的风月时,是否就应了王安中《破子清平乐》中的意境:烟云千里。一抹西山翠。碧瓦红楼山对起。楼下飞花流水。锦堂风月依然。后池莲叶田田。缥缈贯珠歌里,从容倒玉尊前。

 

 这是一个铺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有声留声,有色留色,有诗留诗,有情留情。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900余年。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看过关于宏村历史的介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有更深入的认识。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一直领先于世界,流派众多,但完整保留下来的却很少。这源于连年的战乱,也同人们对古建筑的认识有关。看到宏村这个历经900多年却依然完好的古村落,更能理解梁思成与林徽因当初为挽救中国古建筑奔走呼号的心情,也更加钦佩以著名作家冯骥才为首的一大批有识之士为抢救中国古村落而做的不懈努力。

 

去过欧洲的朋友都会感慨那里建筑的古老和雄伟,其实我们古代的建筑水平和文明程度都远远高于它们,但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呢?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我们一度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持质疑的态度,甚至刻意去回避、去破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古建筑群的大量遗失和传统文化的割裂,一个失落了文明的国度是不是很可悲呢?生活在一个文化断层的时代是不是很可悲?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种悲哀罢了。

 

      漫步在宏村的街巷,斑驳的老墙、错落有致的房脊,林立的商铺、如织的游人,古与今,静与动这般合谐地交融在一起。我站在小村的一角,看着那一座座老屋,想象着里面曾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愁,历史就这样传承繁衍,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而那斑驳的老墙上抹不去的记忆,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宏村,犹如一盘棋,方寸之间却能参透乾坤;宏村,更像一杯茶, 一叶一水一世界,馨香淡雅,回味悠长。然而我们对于宏村,终究只是一个过客,想我们短暂的一生,能有多少时光去细细品味我们过往的人生?


  短短的几个小时,走马观花般的游览,对于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村落只算是惊鸿一瞥。然而就是这一瞥,便入了眼,进了心,留了梦!

 

http://s1/mw690/001nJ9Vdzy6JEebKTgQf0&690

 

这是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山抹微云,碧水连天,烟雨霏霏,点点滴滴仿佛细数着女儿心事 

 

http://s5/mw690/001nJ9Vdzy6JEebEQRK04&690

 

它犹如一幅写意的中国水墨画。水与墨、白与黑,静水、小桥、白墙、黑瓦,一笔笔勾画,一层层蕴染,诗情画意,有声有色,浓淡有致,可行胸臆。

 

http://s5/mw690/001nJ9Vdzy6JEebeAu0d4&690

 

有远山一抹青缈的背景,如上面再描上些白墙、黑瓦、锦堂的风月时,是否就应了王安中《破子清平乐》中的意境:烟云千里。一抹西山翠。碧瓦红楼山对起。楼下飞花流水。锦堂风月依然。后池莲叶田田。缥缈贯珠歌里,从容倒玉尊前。

 

http://s13/mw690/001nJ9Vdzy6JEehMYgc2c&690

 

这是一个不需要太多色彩便能让你惊艳的地方。一抹蓝,就能成就极目徽天舒的悠远;一抹红,便是那探出白墙之外的红蔷薇的灿烂;一抹青烟,袅袅万里天上人间;一抹黛暮,恰似怅卧新春的娇娘,眉眼处还泛着淡淡的梦痕。

 

http://s11/mw690/001nJ9Vdzy6JEebpIzEfa&690

雨水并没有打扰游人的兴致,反更增添了情趣。晴天有晴的风情,雨天有雨天的雅致。

 

http://s7/mw690/001nJ9Vdzy6JEebCopoc6&690

走进宏村,好象走进了一幅流动的画廊,街里店铺林立,人头攒动,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http://s11/mw690/001nJ9Vdzy6JEebrYgO9a&690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900余年。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摘自网络)


http://s6/mw690/001nJ9Vdzy6JEebvS6hd5&690

宏村的选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宏村的缠绕全村的水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由600年的历史。水系是按照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牛肠”在流入村中的“牛胃”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为“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后,流入河流。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一绝。(摘自网络)


http://s4/mw690/001nJ9Vdzy6JEebyhPR33&690

 

看过关于宏村历史的介绍,以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有更深入的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一直领先于世界,流派众多,但完整保留下来的却很少。这源于连年的战乱,也同人们对古建筑的认识有关。看到宏村这个历经900多年却依然完好的古村落,更能理解梁思成与林徽因当初为挽救中国古建筑奔走呼号的心情,也更加钦佩以著名作家冯骥才为首的一大批有识之士为抢救中国古村落而做的不懈努力。

 

http://s2/mw690/001nJ9Vdzy6JEebhlyFa1&690

 

已经失去不可能再回来,但还在那些我们不能再让它们失落了。任何借口对古建筑的破坏都是败家子的行为。因为那不仅是一座座房子,一个个曾经的家园,那是更是一段段记录着我们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它们承载着这个古老国度的几千年的文明,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文明传承的纽带。


http://s5/mw690/001nJ9Vdzy6JEebA3nC14&690

去过欧洲的朋友都会感慨那里建筑的古老和雄伟,其实我们的建筑水平和文明程度都远远高于它们,但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呢?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我们一度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持质疑的态度,甚至刻意去回避、去破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古建筑群的大量遗失和传统文化的割裂,一个失落了文明的国度是不是很可悲呢?生活在一个文化断层的时代是不是很可悲?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种悲哀罢了。

http://s13/mw690/001nJ9Vdzy6JEebGWAsdc&690

这是一个铺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有声留声,有色留色,有诗留诗,有情留情。


http://s12/mw690/001nJ9Vdzy6JEebMVpF0b&690

 

这也是一个让人心安、心静的地方。


http://s10/mw690/001nJ9Vdzy6JEebR6qJ59&690


      青山无语,诗人过后诗百篇;绿水无情,画家笔下百媚生。


http://s4/mw690/001nJ9Vdzy6JEebU3IL93&690

 

淡淡的抹去老墙上斑驳的记忆,供人们在短暂人生之外的漫长时光里,细细地回味那些人、那些事。

 

http://s1/mw690/001nJ9Vdzy6JEebkAxy80&690

 

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是黟县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工艺精细、层次繁复、精雕细镂、飞金重彩、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四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

 


http://s16/mw690/001nJ9Vdzy6JEebW8uH2f&690

当地人说“胡兴堂”是胡雪岩的弟弟创立的商铺。自古道商人重利轻离别,谁人知徽商的传奇里有十里红妆的寂寞,也有茶马古道的寥落。


http://s3/mw690/001nJ9Vdzy6JEehFi9A22&690

 

不知这儿的荷塘月色里,有没有亭亭叶子上舞女的裙?不知夜深人时,能否听到梵阿铃奏着的名曲?不知青雾浮起的时候,是叶儿恋着花,还是花恋着叶儿?


http://s3/mw690/001nJ9Vdzy6JEehH86612&690

一扇门隔开了过去和将来,悠悠往事更与谁人说?


http://s6/mw690/001nJ9Vdzy6JEehJK3H05&690

   天将晚,一抹黛墨就是一座青山。华灯初上,未褪尽的暮色里犹见遥远的旅者,持一灯笼独自归来,咫尺之间,却又相隔天涯。

http://s8/mw690/001nJ9Vdzy6JEehOPf9b7&690

漠漠炊烟村远近,一曲清江淡霭中。如诗如画,如醉如痴。


http://s4/mw690/001nJ9Vdzy6JEehRcTFd3&690

 惊鸿一瞥,然而就是这一瞥,便入了眼,进了心,留了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木坑竹海
后一篇:雨中登黄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