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编剧微信群中,每天都有人在问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够将他的剧本变成电影,走上大银幕?
这个微信群非常活跃,每天都有人在问,每天都有人在答。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电影梦想。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在另一个制片微信群里,“40万奖金征集电影剧本”,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悬赏令。
这样的供与求,只是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巨大吸引力的一个缩影。无论是渺小的个人,还是有着庞大资本的巨鳄企业,都在将自己的视野投向电影业——这个看起来有着无限未来的领域。
已经过去的2015年,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产业具有里程碑式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年的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40.69亿元。自2010年中国电影踏入百亿票房大关以来,仅仅五年,就实现了票房的四倍增长。
这一华丽数据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着中国电影快速发展?2015年的中国电影,又有着哪些值得回味的地方?
第一部分 数据篇
票房同比增长近5成
面对2015年的市场数据,已经有人喊出了中国电影票房要超3000亿元的口号。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2015年我国全年创作生产故事影片686部,动画影片51部,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了48.7%,增速仅次于2010年的63%。其中,国产电影票房达271.36亿元,占票房总额的61.58%。城市观影人次达到了12.6亿人,近乎每个国人都在去年看了一部电影,同比增长51.08%。
在440亿元的总票房中,国产片票房比2014年增加109.81元,比2014年增长68%,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计81部,国产影片47部。
此外,在影院建设方面,2015年全年新增影院1200余家,新增银幕8035块,日均增长22块银幕。
目前,全国影院总数超过6000家,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比北美市场只少了约7000块。
其中,县级影院共有3241家,县级影院银幕12777块。
这一连串的数据,已经让中国电影市场成为了仅次于北美电影市场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且按照自2010年至今的高速增长速度,超越北美也是指日可待。
而在电影票房方面,国产影片《捉妖记》打败了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以24.39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高居榜首。
三四线城市成推动力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只是中国一个极为普通的县级城市,但是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德清县最大的电影院——德清银都时代电影大世界在暑期档首周的平均上座率达到了45.21%,远在全国电影院的平均水平之上。
在媒体分析中,认为这一现象已经直观地说明,中国的电影票房的推动力,已经由三四线城市承担起来。
而大地院线也成为了这一发展趋势的赢家,自从2006年成立以来,着重开拓新兴市场的大地院线,在成为了过去5年来增长最快的院线。2014年,大地院线进入中国院线前三。
票房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一二线城市的票房占比正在下降,而三四线城市的票房成为主力。数据显示,在2015年的前三季度,一线城市观影人次份额由2011年的25%,下降到了18%,而二线及以下城市的观影人次份额则由75%上升到了82%,其中,五线城市的增长数最为明显,从8%上升到了17%。
“IP”成电影界宠儿
“IP”成为了2015年中,所有电影人都在热议的一个话题。
每一部拥有大量粉丝群的原创作品,都在陆续走上大屏幕,哪怕原作只是一首歌。已经于2015年3月开拍《三体》第一部,从拍摄伊始就紧贴粉丝,从影视剧本、内容如何呈现、拍摄细节、男女主角的选择,都是通过三体社区,征集粉丝意见后而来。
而为了呈现三体世界的科幻效果,制作方更是按照粉丝的推荐,高价请来了电影《阿凡达》的特效团队。
可以说,得粉丝者得天下。
2015年春节贺岁档的电影《狼图腾》成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其制作水准之高,甚至险些敲开奥斯卡大门。
从《狼图腾》、《九层妖塔》到《寻龙诀》,票房都轻松进入亿万户行列。
噢,当然别忘了还有获得4.91亿元票房的《小时代4》。
2016年,《三体》又会创造出怎样的票房神话?
第二部分现象篇
中国动画电影要崛起了么?
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崛起了。
在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中,中国动画电影的表现十分抢眼。在总票房收入中,2015年中国动画电影票房约占45亿元,占比为11%。
其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贡献了高达9.5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轻松击败一干海外动画电影,稳坐动画电影第一把交易。
而在进入亿元票房行列的三部中国动画电影中,《十万个冷笑话》堪称“奇葩”之作。这部源自于漫画之作的神作,以吐槽为卖点,这部在2015年1月1日上映的动画电影,在豆瓣上口碑一般,仅为6.1分。但是,在众多粉丝的“拥戴”之下,获得了1.2亿元的不俗成绩
只是,“从此以后,匹诺曹和白雪公主在森林里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台词,能否让你倾倒?
互联网电影能够走多远
我们能不能聊聊互联网电影,如果我们愿意把它也称为电影的话。
如同2009年是微博元年,2012年是微信元年一般,2015年,被称为互联网电影元年。
中国互联网界三大巨头——BAT带着资本、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涌入电影业,互联网与电影的结合,势不可挡。
2015年的资本市场上,电影娱乐领域的并购事件涉及的金额达到了283亿元之巨,在147件私募股权投资及风险投资事件中,有91件发生在电影娱乐产业领域。
而在岁末年初,又有一种说法称,在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十位中,有八位都在做电影。
早在2014年,已经有业内人士称,未来的电影产业,就是围绕着BAT三大巨头展开的。
在2015年,腾讯相继成立了腾讯影业和企鹅影业。
财大气粗的马云收购了国内最大的影院票务系统供应商粤科软件,阿里影业注资淘宝电影及娱乐宝业务,同时阿里巴巴还收购优酷土豆。
相反,一干如今正在苦苦挣扎的纸媒,为什么却没有在若干年前投身电影业?
综艺电影是综艺还是电影
电影教科书是否应该改写?综艺电影究竟是综艺,还是电影?2014年初上映的《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累计票房达超过了7亿元,虽然饱受争议,却不能阻止综艺节目电影化的浪潮。
2015年1月22日,《奔跑吧兄弟》电影上映,三天就卷走了2亿元的票房,累计票房达到了4.3亿元。2月16日、17日两个“爸爸”(《爸爸的假期》、《爸爸去哪儿2》)又齐刷刷来捞金。
综艺电影的出现,在电影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对于商业资本而言,能够获得高票房高收入,自然无可厚非。
但是对于那些资深电影人而言,却多持反对意见。导演冯小刚就认为,综艺电影的出现,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
第三部分
产能过剩?2015年有3000部电影立项
虽然中国的电影制作,都以好莱坞为标杆,但是中国的电影市场,却必定不会是好莱坞的翻版。
根据中国国情,中国的电影业同样受政策影响很大。2015年,《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推出,以提升文化产业水平、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而被视为电影业恶瘤的“偷漏瞒报”电影票房也在此法的监管范围之内。
电影业自然也有泡沫,也有产能过剩。
有消息称,2015年全年备案立项的影片数超过了4000部,而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官网公布的资料显示,2015年全年备案立项的影片数达到了3355部,而2015年一年的院线上映影片数为358部,还要包括国外引进影片,
对此,资深电影人江志强认为,如果年产量超过4000部,那么对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
虽然火爆的票房必然带动生产的热情,但是中国电影的水准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了?
在2015年,固然有《捉妖记》般的惊喜,但是也有很多票房高口碑低的作品出现。
对此问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剧作家赵葆华撰文认为,国产电影作品质量离精品力作甚远,轻电影、小电影正大行其道,所谓的轻电影,是指时代质量轻;所谓的小电影,是指思想力量过小。
“我们缺少黄钟大吕之作,缺少振聋发聩之作,缺少经典风范,缺少家国精神,缺少对所处大时代的认知和对责任担当的认知。现在的国产电影因一切围绕市场而失衡。”赵葆华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