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的不同境界

(2011-11-23 19:52:31)
标签:

私人博物馆

文化

  都市早茶 刊登于2011年11月9日广州日报

  

  看到有人出大手笔——几十个亿去办博物馆,十分钦仰,很想拨冗去瞅瞅那里面有些啥宝贝,不过发现人家只接待VIP中的“V”字辈,不对像我这样的普通群众开放,很是失望。不过,能够在有能力之后,有心去做这样一个有档次的事情,可见,创办者一定是一个很能“玩”的人。

  要强调的是,爱玩,并不是一件坏事。在追求素质教育而不得的当下,研判诸多案例之后蓦然觉悟到,原来素质教育的真谛,就是要让人爱玩且会玩。

  譬如之前激起轩然大波的中俄小学生足球对抗赛,对方以15比0的优势大胜中方。足球不过一游戏,但是两国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却有着很深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这边的小孩子们,平时玩得不够。

  “要读圣贤书,要做大学生”,应试教育的魔咒,使得原本能够从“玩”中获取的诸多能力,都已经丧失殆尽了。可以大胆下断言:玩得好,人能成才国能富强,玩得不好,则身心俱损,很难称得上可持续发展。

  从纵向来说,但凡一个人的成长,恰恰是一部“玩”的历史,如幼儿们,都喜欢玩具,只不过不同个体之间有着质和量的差别而已,有时,仅仅是一把笤帚,却也能让一个小孩子快乐上半天。

  渐渐长大,简单玩具当然是不能够满足玩乐的欲壑,各种纷繁复杂的玩具和玩法层出不穷,譬如堆砌积木变成了点拨平板电脑、踉跄学步变成了环游世界、在花园学语变成了在夜店咆哮……

  从横向来看,人与人之间的玩法和境界也是大不相同的。有点文化有点小钱的,就得讲究个风雅,譬如画个画、写个字,搞部相机玩摄影。没有文化有不少钱的,就得把自己好好包装,从玩中弄出个体面来,譬如去拿个哲学博士。当然还有那些没有钱也没有文化的,那么真正是将劳动视作享乐,从埋头苦干中寻找生的乐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打记者的价格
后一篇:开车的智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