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过烂书很多本

(2011-08-26 21:52:38)
标签:

读书

烂书

文化

都市早茶  刊登于广州日报2011年8月24日都市版


  写书的人越来越多了,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读书之路是颇不平坦的,读书容易,读好书却有点难度,因为如今烂书(此处的“烂”是指书的内容,非谓书的外在形态发生了异化)太多,一不留神就会误入歧途。承认自己读过很多烂书是很需要勇气的,因为这就如同交错朋友,说明自己的甄别水平不够。

  我读过不少烂书!

  有本书,书的介绍说它是讲影响历史的十大谎言的。读着书名很兴奋,拿到手后很崩溃,因为根本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以我大学本科的水平,居然看不懂其中的方块字,可见其语句之粗劣,逻辑结构之混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我居然把它看完了。

  相较于前述的这种粗制滥造,更为常见的“烂”,问题出在翻译上,这自然指的是外文引入的作品。

  一大名鼎鼎的出版社,出了一套讲历史上一著名帝国兴衰史的书,原作为名著,自然不放过。在大脑混沌的状态中看了一半,忽然想起当年大学英语老师、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说的话来,他说翻译是很不容易的,初入门者可分两步走,首先可先将原文直译过来,可不论语法结构等,接着再用中文的语法和表达来重整乃至重写,如此才能翻出好译文来,至于能否达到信达雅的高度,则要看译者的造诣了。

  可惜,这本由名出版社出版的兴衰史只做到第一步,所以我读到的是用中文字表现的外文,其表达、语法仍然是外文式的,晦涩难啃。

  可怕的是,市面上的这种莫名其妙的翻译体著作居然不少,都挂着名著的名头到处兜售,让人头疼。同为关于西方哲学史的书,家中藏有两种,一种翻译体特征鲜明——难懂,另一种生动明晰,译者水平,高下立判。

  还有种烂书词语有趣,包装精美,宣传有力,很有欺骗性,但内容其实很白痴。如前几年热销的鸡汤和奶酪,即为典型例子。在强大的商业资本支持下,这些低智商的读物居然被包装成了成功者以及欲成功者的必读物,畅销一时,可见众多读者的阅读智商实在需要提高。

  这种烂书,我自然也是读过的。

  书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有人说的在理,书好不好,得等到20年后再说,如果那个时候,你还愿意读这本书,那才叫好书,叫做经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为潘金莲喊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