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怎么改?
(2011-08-26 21:45:15)
标签:
文化 |
作为人,犯了错误之后,传统美德告诉我们要知错就改,否则的话,后果可能很严重。作为一个社会,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知错就改”当然也是适用。可是我们在强调“知错就改”这几个字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件更为关键的事情——怎么改?究其根本,怎么改,才是体现水平的玩意。
以前听一个“砖家”唠叨过一个案例,说的是澳大利亚的事情,一个在南半球的发达国家,我们是夏天,他们那边是冬天。
说是在这个国家,发生了类似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案子,这当然是个大事情,发生之后,司法制度自然介入,当事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但是,事情是否就此结束了?否,为了查漏补缺,将制度完善,澳大利亚从英国请来了多名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对整套制度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研,并写了厚厚一本书,这本书的内容,讲的就是如何去完善制度。从那以后,再无问题。
假如,仅仅对当事人处罚了事,然后再用各种手段掩盖问题,那么事件确实会渐渐淡化,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次爆发,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这一段时间,热闹的事情特别多,网络这个东西,又往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观察了一下后发现,人们往往会将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事件中的某些人或者某些部门,有偏激者,自然是口诛笔伐,乃至于冷嘲热讽,真正能够透过个人因素的层面,去探索背后制度缺陷的人,却是少见。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一个好的制度,应该是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制度。
达尔文的进化论出来之后,人们一方面慢慢接受了人是猴子变的这一说法,一方面,也将进化论的理论应用到了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竞争之中去,形成了社会进化论。国家之间也是如此,谁的制度建设能力更强,谁就能在竞争的战场上屹立不倒。1840年发生在中国的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问题在于,170年前我们输了,170年后,我们是不是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