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日用品,我们的奢侈品
(2011-07-06 11:21:45)
标签:
奢侈品文化 |
都市早茶 刊登于2011年7月6日广州日报都市版
中国人中的一部分太有钱了,昨天看到一条消息,说是中国人爱买奢侈品,而且特别爱在国外买,一年花了500亿美元,在国内也花了100多亿美元。这折合成人民币就是几千个亿,据说要实现全民医保,也就是差几千个亿而已。
若干年前,还比较傻,跑到巴黎去玩,在香榭丽舍大街遇上了同胞,同胞老阿姨热情打招呼,说能借护照用一下不?很警惕,说你要来干什么,同胞回答说是因为某奢侈品牌的旗舰店限购,一本护照买一个包,所以要借护照买包包,由于当时太傻,所以没借,害怕受骗,后来才知道,不白借,借一下能挣几十个欧元,追悔莫及。
中国人骨子里是爱以貌取人的。和朋友跑到上海外滩的某某公馆去喝咖啡,一行人布衣打的过去,结果在门口为你开车门的服务员,个个穿戴的都是价格不菲的奢侈品牌,很有一种错位的感觉,是不是应该我给他们开车门去?去上海恒隆广场找哥们玩,一时疏忽,穿着凉鞋短裤就蹭蹭蹭地过去了,恒隆到处都是高档品牌店,风度翩翩的男女老少们在其中穿梭,彰显了我的另类,哥们西装革履地来了,见了我大惊,你咋没穿衣服就出来了?汗流满面啊!
不过,那些所谓的奢侈品牌,在我看来,不过是些年头长了点的日用品牌。在一本书中看到当年的老照片,友邦的一群家庭妇女们在作坊式的工厂里踩缝纫机,做的就是我们现在趋之若鹜的某个牌子。
以前在一个德国小镇上瞎逛,发现小镇人口远不及中国的城镇零头,可是人家街上的那些牌子,都是在中国高高在上的那种,对他们而言,这些牌子,也就是日用品而已,买就买,没什么好炫耀的。如今如日中天的一个美国牌子,哎哟,当年都快要破产了,后来想出一招,提价提身份,一下子转危为安,东西还是那种,价格翻了几倍,买的人就多了。
陈丹青说得很有道理,他在点评郭美美炫富事件的时候说,中国人有了钱为什么要显摆,那是因为长期的压抑,长期的不自信,长期的穷所致,所以一旦有钱起来,就得用各种方式来显示老子(娘)今天终于站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