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误为有钱人

(2011-06-25 14:53:52)
标签:

文化

   刊登于广州日报2011年6月22日都市版 

    自己的手机号不知道已经在日益发达的个人信息市场上被转卖了多少回,以至于给我打电话的人与我互不认识。

  一日,有个甜美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正莫名之际,对方却已经朱唇大启,滔滔不绝起来:“我是某银行的客户代表,工号×××,特向尊贵的李先生您推荐我们银行的理财新产品……每份产品只售50万元,请问李先生您想购买几份?”听了这番介绍,电话这头的我早已经傻眼了,我哪买得起啊,还买几份!情急之下只好乱言:“我能买负一份不?”

  负责给真有钱人、假有钱人打电话的都是女子多,男子少,据此也可反推有钱人一族中,男子多,女子少。又有个女子,打了手机过来,说有个特牛的总裁培训班在某知名大学举办,特邀请像我这样的成功人士参加。人都喜欢被吹捧,于是我就很不好意思露怯说自己只是一个工薪族,并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只好装腔作势地告诉她,最近很忙,无法拨冗前往,如果下次有机会,还可考虑。女子也是颇有做派,很爽快地说,下次还会和我联系,让鄙人惶恐了好一阵子。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咋整的,非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把我这个工薪族推上了有钱人的座次。一会,一个珍贵古董大展邀我参加,一会,一个行业高端论坛也希望能看到我那迷茫的身影出现。再一会,一个投资公司不停催促说,金银行情看好,赶紧投资,他们负责为我挣钱。看来真有钱人,也不太好过,他们受到的骚扰,肯定不止这些。

  有个朋友,在上海的一家知名跨国企业奋斗多年,也是小有成就,不过,在一次因为公干,去了北京一个礼拜之后,深受刺激,说自己这一行中,遇到的人,没有一个身家在亿元之下的,那作风,那派头,总之,让他大受刺激。我听了哈哈大笑,说,你别伤心,要记住,人以财分,物以类聚,就你,也就配和我这样的打打交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