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二场)笔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转载]《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二场)笔记 [转载]《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二场)笔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主持人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里是由耕耘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农业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大家好,我是董卿。
曾经“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一生经历坎坷,当老了坐在水声山色之间,突然发现对面的青山是如此妩媚多姿。是啊!无论是巍巍青山壁立千仞,还是浩浩江河源远流长,当有一天,它们遇到了一双诗人的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的境界,立意恒久。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跟随诗人的眼睛,重返青山绿水,看江山如此多娇。
——主持人
咱们还是老规矩,在比赛开始之前,请两位老师一人一句诗词来表达对本季选手的祝福好吗?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 老师:
我想把陶渊明的一首《饮酒》诗,献给大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但是我希望我们今天的选手可不能“忘言”,大家要尽情发挥,表现出你们的最高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老师:
刚才董卿老师念了辛弃疾的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想起宋代的一位著名词人李之仪,他写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我觉得中华古典诗词,就好像从远古走来的长江大河,令我们无比的神往,也让我们非常的欢喜。我们能遨游其间,真是此乐何极呀!
少儿团: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青年团: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百行团: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
搭档团: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
预备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 老师:
这首诗呢,是写一个宴会的,或者叫饭局。中国古代的饭局,我们知道最多的大概是宫廷的饭局了。民间的饭局,我们看得很少,这首诗就是写的民间的饭局。但是呢,它有一个特点,它写的是故人之间的饭局。所以这首诗一开始就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其实我们在以往的诗词大会,还见过陆游的《游山西村》,那也是一个写民间饭局的。但是那个民间的饭局,跟这个民间的饭局,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区别的。那个不是故交之间,所以陆游在去的路上,甚至于都走错路了,所以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写民间饭局的两首很经典的诗。
南宋陆游的《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老师:
这个《长恨歌》,长啊!好多好多句,而且每一句都是精品。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全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气贯之。
我们现在都知道“诗仙”是李白。其实李白这个“诗仙”的称号,在当时没人叫他“诗仙”,但是白居易当时就有人叫他“诗仙”。谁叫他的,皇上叫他。白居易去世之后,唐宣宗专门写一首诗,悼念他。在诗里边就称他为“诗仙”,而这个白居易自己啊,在他写给好朋友元稹的信里边也说什么呢,说人家都把我叫什么?叫我“诗魔”,写诗都成魔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实事求是地讲,在唐代,白居易的名气,一点都不弱于李白,而且不光皇上喜欢他,老百姓也喜欢他。他在写的信里边说,我这诗呀,一路走去,墙上、房上、柱子上、驿站、小学课本,全都有我的诗,都传遍了,连歌伎都会背我的诗。他的诗,上至皇上,下至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外也很感兴趣,所以白居易还是个人民的诗人。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万方乐奏有于阗”的“于阗”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古国,它最著名的物产是?
A.黄金
B.美玉
C.骏马
(B)
——成语“出水芙蓉”最早用来形容什么?
A.美女
B.诗歌
C.绘画
(B)
——这件器物出土于陕西西安的何家村唐代窑藏,请问以下哪一项诗句提到了图中的器物?
A.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B.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 老师:
这首诗名气太大了,这个诗之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非常有名,就在于这首诗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啊,它表现了一种坚韧顽强、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它激励着人们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自强不息。所以这两句呢,它已经超越了诗歌字面的意义,具有了一种永久的或者永恒的生命意义。所以在这一点上,这两句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成为名句,成为白居易贡献给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今天能够保持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的来源,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东西。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老师: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官做得已经很大了。吏部侍郎啊,吏、户、礼、兵、刑、工,这可不是一个好听排的,是按重要性排的。之前,他是兵部侍郎,吏、户、礼、兵、刑、工,这兵部排第四,吏部排第一。他刚升了官,他心里高兴啊。那么这诗实际上是写给张水部,张水部就是张籍。张籍虽然岁数比他大一些。但是张籍呢,是靠着韩愈才给提拔上来的。这些人出身都比较贫寒,韩愈比他们发达得早,又都是属于韩孟诗派,所以就提携他们。
春天到了,下了点小雨,润如酥,像酥油一样,哎哟,春雨贵如油啊。告诉张水部说,出来吧,别呆在办公室里头了,转转吧,为什么呢?他还有一首诗,莫道官忙身老大,既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别老办公了,出来到曲江江头看一看吧,春色已深哪。张水部说,哎哟,这忙,你老人家现在已经是吏部侍郎了,我这还元外郎呢,所以我这手头的活比较多。
这个诗有个巧妙的地方在于,我们看出当时的官员互相之间也是极有情趣的。彼此之间聊个天,邀你出去看春色,那都得写诗,不写诗都不好意思张这嘴。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 老师:
他这个诗写得很漂亮。
它的大意是说呢,说一年之美在于春,一春之美在于早春,早春之美在于春草,春草之美在于草色,草色之美在于雨中。这个草色之美是在细雨之中,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而且他写了一个“润如酥”,这个“润如酥”,它就不光是视觉,而且有了触觉,他就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劝张籍,多美的地方啊,赶快来看看,他是这样来写的。
《春宵》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 老师:
这个诗的原意啊,它写的那个是春天夜晚的时光非常珍贵,这“一刻”很重要,古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一百刻,平均一刻是14分24秒,就是这样的。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价值千金,强调春天夜晚的珍贵、稀缺、美妙。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 老师:
这首诗是王维非常有名的一首诗,这个题目叫《终南别业》。这个“终南”呢,就是终南山。从地理位置上,这终南山还有一个别名,把这个终写成中间的中,认为是天下之中,南,因为它在长安之南,这终南山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也很美。但是中国人看山有一个习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必须得有仙,终南山还有一批仙人。其中,王维就是一个仙人。王维在终南山,不是要做“网红”,王维在终南山是把自己活成了自己的模样,他把生活变成了诗。所以王维可以说,是个“佛系男神”。从而呢,王维的存在“引爆”了终南山,让终南山成了一个诗性的山,令人向往的山。而王维的一生也很特别,青年时期,顺风顺水。中年时期,穷山恶水。晚年时期,风轻云淡。而这首诗恰好就是王维心境的写照。一处山涧随性而走,一叶小舟乘兴而行,走到山穷水尽之处,就坐下来,看天,看天上的云卷云舒;看地,看地上的溪流淙淙。所以应当说,王维在《终南别业》这个诗里边,他实际上是对自己做了一个写照。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老师:
这首诗起了一个跟这个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题目,完全是随意起的。因为头两个字是锦瑟,所以题目就叫《锦瑟》。你瞧他这个问都没道理,锦瑟无端五十弦是什么意思?锦瑟啊锦瑟,凭什么你有五十根弦,我不知道我为啥有五十根弦呀。这就是没来由的问,但是古诗说无理而妙,他为什么要这么问?他在问自己啊,我这一辈子都干吗了?你看他用的这意象,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一觉醒来问,是我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了,还是蝴蝶梦见变成庄子了,这是关于变化的一个故事。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杜宇变成了杜鹃鸟,这也是变化。沧海月明珠有泪,大晚么晌的,美人鱼在这儿哭,流下来眼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个都是写一种迷离茫恍的这种境界。所以整个他这一辈子,过的是什么呢?变来变去,变不出个名堂。迷离恍惚,恍惚得什么也看不清楚。最后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我们说呀,李商隐的一生,拿《锦瑟》来概括,那是完全准确的。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
B.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老师:
这个是很有意味的一件事情。李白写“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时候是25岁,他就要离开四川,在他的面前,是无限宽广的人生。而杜甫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时候,已经年近花甲,他正要离开四川,带着他的家人漂泊西南。所以一个是朝着无限的希望去的,一个是走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的,也许是充满苦难的一个未来,境界都很阔大。但是后面跟的句子不一样,李白后面跟的是什么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而杜甫是什么呢?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就像那沙鸥一样,很孤独地在飞着,不知道下一站在哪儿。所以一个是走向盛唐,一个是走出了盛唐。都是唐代最大的诗人,写出了如此相仿的诗句,但却代表着两个迥然不同的诗歌的时代。不能不说,这也是两位诗人,在盛唐的诗坛上,留下来的一笔特别宝贵的诗歌的遗产,让我们现在能够回环往复不停地咏叹。然后能看到那个大时代的变化,在诗人心目当中的那样的一种心境的变化。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 老师:
李白年长于杜甫,杜甫呢,是一直把李白作为自己的偶像来崇拜的。我觉得李白的话呢,跟杜甫两个人非常幸运,李白做出了榜样,杜甫向他学习,成为彼此欣赏的诗友。李白是个抬头看天的人,杜甫是个低头看地的人,所以最终两个人,他们各自在各自的道路上,都形成了一座高峰。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请问这“一叶舟”在干什么?
A.比赛
B.摆渡
C.捕鱼
(C)
——这是奉节的夔门,请问以下哪句诗句与此处有关?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B)
——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种植物
1.它是“四君子”之一
2.苏轼说它的“金蕊”可以入酒
3.郑思肖赞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陶渊明在庐山下采摘它
菊花
——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首诗的题目
1.其中含有一个数字
2.诗题与走路有关系
3.这是弟弟写给哥哥的诗
4.诗中把兄弟关系比做豆和豆萁
《七步诗》
——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个节日
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发生在这一天
2.“东风夜放花千树”与这个节日有关
3.“火树银花合”是这个节日的特点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是这个节日
元宵节
——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座名山
1.扁舟又过楚江东
2.不及从君访远公
3.长恨春归无觅处
4.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