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出版信息 |

当时不少湖南籍的大官僚都很赏识左宗棠,如贺长龄、陶澍等。
林则徐因为烧毁鸦片,成为当时众所归望的闻人。左宗棠也曾见过他一面,那是在1849年林则徐由云贵总督任上告老还乡,路过长沙时,特地派人请左宗棠赴湘江船上见面的。64岁的林则徐与37岁的左宗棠相晤,就他的知人阅世,连称左宗棠是绝世奇才。两人作了通宵达旦的谈话,天明方始告别。
第二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天地会,在途经广东普宁时猝然病死。噩耗传来,左宗棠遂撰挽联以寄哀思: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或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左宗棠称颂林则徐,又为他未完成解决广西天地会事为憾。他是坚决主张严厉对付天地会的。因此,当左宗棠的同乡李星沅出任钦差大臣,由湘入桂,请他入幕时,他正准备起程了,不料李星沅却很快病死,只好作罢。
太平军初攻长沙时,湖南巡抚银质大印正由骆秉章移交与张亮基。张亮基虽是江苏铜山人,却很赏识左宗棠的才智,他派专人前往常德乡间白水洞,聘请隐居的左宗棠出山。左宗棠要先看看,故并没有立即答应。而左宗棠的好友胡林翼、江忠源、郭嵩焘、郭昆焘等人,先后写信或亲自前来促其俯就。
于是左宗棠出山了,他来到了张亮基处,10月2日两人同抵长沙城下,当时太平军仍围困长沙,10月7日他们才偷偷缒城而入。张亮基非常信任左宗棠,“一以兵事任之”;左宗棠也感恩报德,日夕策划守城方案,且都被张亮基所采纳。
11月30日,洪秀全在围困长沙3个月以后,无计可施,只得撤围北上。
左宗棠在长沙守城,是有本本记录在案的。这也可以看成是他的“出山首功”。
他和洪秀全、石达开等人,是两条船上的人。(摘自李子迟等人著《太平天国十四年》一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