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出版信息 |
连镇,北伐军失败前的一个重要据点。以林凤祥为统帅的太平军将士,在这座北国小镇280天日日夜夜的战斗,为太平天国史写下了慨而慷的一章。
北伐军是在1854年5月2日自阜城突围,乘夜进占连镇的。
连镇,今河北省境内,地跨运河两侧,称东连镇、西连镇。北伐军进踞后,即运用水道交通运输之便,在很短的期间内,补充军资粮食及布置防务。等到阜城围军僧格林沁等匆匆赶到时,东西两镇均已扎妥坚固的木城,深沟壁垒,枕戈已待了。
北伐军虽仅剩1万余人,但仍保持旺盛的士气,众志成城,有很强的战斗力。
5月12日,北伐军主动出击,获得一个小胜仗。
5月14日,北伐军又主动出击,占领西连镇周边各村庄。
5月21日,僧格林沁和胜保的联合部队猛攻连镇,打了一个败仗。
5月28日,李开芳分军突围南下,接应来自天京北上的援军。林凤祥则继续坚守连镇,等候援军的到来。
http://p3.pstatp.com/large/9e100068ad8d161b1df此后多天,林凤祥督同将士,与僧格林沁的几万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屡战屡胜。他们还经常主动出袭围军,打得敌军措手不及,死伤甚众。僧格林沁军队疲于奔命,劳而无功,士气低落,临阵退却,怯懦厌战。但他能源源得到兵源、粮草、弹药的补给;相比之下,困守在连镇的北伐军就处处短绌了。
林凤祥采取固守不出、偶而派出小分队突袭的战术,尚能与强大的敌军僵持下去。僧格林沁防不胜防,又时时担心他乘隙突围,前功尽弃。盖河北大平原,既无山川,亦缺关隘阻挡,稍有疏忽,就放其奔跑,再无奈何了。故而僧格林沁成日焦头烂额,计无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