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出版信息 |
不过,也有人说冯云山并没有在全州受伤和牺牲,他是在全州东北10余里的湘江蓑衣渡战死的。按,蓑衣渡地处湘江东岸,丘陵起伏,渡口有丛林,大树参天;渡口西岸有沙滩,所以此处河床窄狭,东西相距仅100米,江水不深而湍急异常,滩头甚多。当时清湘军江忠源部已在蓑衣渡伐树填河,又于江中预置木桩,切断北上航道。
1852年6月4日,太平军在攻占全州方1天后,就分水、陆两路继续北上入湖南。它们以200多只船横亘湘江水面,有如营垒,与江忠源所部对阵;另在东、西滩阵地,安设大炮,对付清军来犯。双方相持没有多时,太平军焚烧船只,全军改由清军未设防的东岸关,走弯弯曲曲山路取向湖南永州。这次战役,太平军是主动撤出战场,目的是轻装前进。虽没有多大损失,但冯云山却中炮牺牲。
因此,当时还有一种大同小异的说法,即冯云山是战死在蓑衣渡北3里的水塘湾。蓑衣渡水波不起,水塘湾曲曲弯弯,江狭地险。据广西史学家实地调查,当地群众传述冯云山牺牲详情:
“太平军破全州后,向湖南进军是走水路的。当时水塘湾西岸驻有清兵,清兵用大木桩拦河。太平军的东西多是用船来运,共有几百只船,都是装得满满的。到蓑衣渡时,被官兵放炮把船打破了,走不过去,便丢了船。南王上岸带队与清兵打仗,打了半天,在水塘湾受伤死了。”(《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
这就是说,过蓑衣渡时,在湘江船上的冯云山还是好好的。他是撤到岸上以后才中伤死去的。
诸说不一,但南王冯云山确是战死了。
冯云山死后,太平军因急于赶路,便将他就地秘密埋葬于附近的凤形山谷中,不树坟,不建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后清朝地方当局和团练曾多次寻找发掘,都没有发现。
为破除传统丧葬礼仪,太平天国反对棺葬和火葬。它所采用的丧葬,乃是按照西方的基督教那套,即用布包扎尸身,然后入土为安。当时冯云山就是以黄缎裹身包卷埋葬的。后来洪秀全、黄文金等人死后,也是如此。
作为天父第三子,冯云山是回到天父膝下的所谓天父在凡间的第一个儿子。因此其死葬更必须循太平天国礼制。
它还得按照天国的惯例,要为死者举行仪式,朗诵统一发给的悼词:
小子XXX、小女XXX跪在地下祈祷
天父皇上帝:今有小灵魂XXX在X月X日X时升天,今虔具牲馔茶饭敬奉天父皇上帝,恳求
天父皇上帝开恩,准小灵魂XXX得上天堂,得享
天父皇上帝大福。又恳求
天父皇上帝看顾扶持小子XXX、小女XXX家中大小个个安康,百无禁忌,怪魔遁藏,万事胜意,大吉大昌,托救世主天兄耶稣赎罪功能,转求
天父皇上帝在天圣旨成行,在地如在天焉。俯准所求,心诚所愿
http://p1.pstatp.com/large/7a60004da611d7888aa这份悼词写得多么乐观,视死如归!原来,太平天国从来就宣传“升天是头顶好事,宜欢不宜哭”。所谓悼词,也是在向大天堂的天父皇上帝报到:我来了。(摘自李子迟等人著《太平天国十四年》一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