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荐】周作人为何跑到刘半农家骂他?

(2016-05-26 09:28:25)
分类: 杂文言论

1921年,鲁迅《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有读者称之为《阿鼠正传》。原来他不识英文字母“Q”,以为是拖尾巴的老鼠了。

埃德加·斯诺常到鲁迅家作客,他翻译了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鲁迅还幽默地告诉他说:“阿Q现在还治理国家。”

叶永蓁曾问鲁迅,为什么阿Q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要取个外国人的名字呢?鲁迅幽默地说,“阿Q光头,脑后留一条小辫子,这个Q字不正是他的滑稽形象吗?

易培基在湖南长郡中学教书。一日上课,闻隔室教员朗诵国文声音宏亮,影响他的教学。即叩墙大叫:“喂,隔壁先生不要哭。”久之,隔墙传来声音:“亏你哭得出。”

梁燕荪与简琴石共谈于香港务本堂俱乐部。梁谓之曰:“君家祖宗名人辈出,简文帝其尤著者。”简不假思索,应曰:“孰如令先祖梁武帝之鼎鼎大名。”(简文帝本姓司马,梁武帝本姓萧。)

罗根泽爱书,不在书上下墨或折页,而是裁以纸条,将案语写好后,粘在书眉上。他说:“宁可长毛,不可伤骨。”

刘半农在《论语》杂志上撰写打油诗,署名“桐花芝豆馆主”。时人不察其意。原来刘半农好谑,笔名中的桐子、花生、芝麻、大豆等,皆打油之原料也。

刘半农在南京《民生报》著文《南无阿弥陀佛戴传贤》,开头几句是:“赫赫院长,婆卢羯帝!胡说乱道,上天下地。疯头疯脑,不可一世!即顾旁人,皱眉叹气。”

刘半农提倡“俗文学”,特在《晨报》刊登启事,征求“国骂”,要汇集全国各地骂人的语词编集。当天赵元任见了启事,就到刘家,拍着桌子,用湘、皖、川等方言大骂他;接着周作人用绍兴话骂他;在上课时,学生又用广东、宁波等话相继咒骂,弄得他啼笑皆非。

周作人为何跑到刘半农家骂他?

刘半农等到河南巩县游石窟寺,此间多穴居者。刘等在县署西边住一宿,次晨出穴,相谓称,我等乃新出土古物也。刘为此赋诗一首:“古物今朝新出土,寥寥四件不为多;苏州空头(沈仲章)江阴盗(刘自称),偃师野蛮(石璋如)徽骆驼(郑颖孙)。”

王月芝为刘半农绘肖像。刘有《题画像诗》,称:“翻眼注明劳碌命,评头未许穴窬钻。”并自注释:“余眼角下垂,相者言是一生劳碌之征;头大而方,实不宜于钻狗洞。”因而周作人和诗也有:“眼斜好显蛾眉细,头大难将狗洞钻”之语。

刘半农任女子学院院长时,决定将“密斯”称呼改为“姑娘”称呼。(摘自李子迟等人著《道可道:民国学人大师真闻录》一书,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3岁嫩模献身七旬富豪称不为钱财只为床技(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