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搞文学的人就应该有“大文学”意识

(2015-05-26 09:20:01)
标签:

文学

门户之见

文史哲

纯文学

孤芳自赏

分类: 出版信息

    当今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其实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在搞“小文学”,即他们只知道写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文学理论(有些甚至还只会其中一项),他们以为这就是文学、这才是文学;其实他们写的作品只能算是“鸡肋”,不好不坏、不死不活,看起来似乎倒也文从字顺、表情达意、无病呻吟、条分缕析,像个文学的样子,而且还加入了什么作家协会,还在一些什么文学部门工作(当着编辑、记者、编辑记者的头儿、文化官员、大学里的文学教授、文学研究机构的研究员之类);但是说思想性、观点见地很一般,说文学性、技巧文笔很一般,说学问的广度、深度也很一般,所以并没有多大名气和成就,只能在小范围内流通,只能孤芳自赏——仅此而已,却还自我感觉良好。本来他自己很平庸、呆板,倒还没有自知之明,还有很严重的门户之见,思想非常狭隘保守,这也看不起、那也不接受,真是可悲!

    像这一类人,撇开他个人的文学素质和成就很平庸不说,他其实是在搞的“小文学”,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井底之蛙,把自己圈禁在“小文学”的囹圄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不到更广阔的文学、文艺、文化的世界,也没有思想和认识的高度、深度、广度。他戴着“有色眼镜”,对不是搞纯文学的人(比如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科幻文学、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人物传记、杂文、言论、时评、日记、书信、回忆录、深度报道、新闻特写、非虚构文学等文学杂类,比如武侠小说、网络小说、言情小说、穿越小说、侦破小说、悬疑小说等通俗文学,比如文史哲类、社科类、大文化类的随笔、著作等非文学作品)存在偏见,看不起;同时他自己又没有什么客观、全面、合理的文学标准。他也许算是一个作家、诗人、文学工作者,却绝对不是文学家,更成不了大家。

    我建议,搞文学的人就应该有“大文学”的意识,要跳出“小文学”的圈子和禁锢,要有胸襟和气度,要站到一个比较高的地方来鸟瞰整个文学世界,不要有门户之见,思想不要狭隘保守,不要看不起纯文学以外的所有文化作品,不要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对于一个真正好的文学工作者,一部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其体裁、题材、风格、手法、流派不是最重要的,那都只是形式和手段,对于作者(即人),应该文史哲打通、才学识兼具,应该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对于作品(即文),应该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形式、内容相结合,格调、观点、形象、知识、文笔、技巧、结构、体例等相结合,从这几点来宏观与微观把握此人与此文,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以及好到什么水平、不好到什么程度,哪里好、哪里不好,等等——这才是“大文学”,这才是衡量文学的真正的标准。

http://p2.pstatp.com/large/3752/47584873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